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张謇一生

海门 海门人 1231浏览

张謇一生创造了许多近代中国之最,本讲教授的20个近代中国之最,取其时间上最早之意,其他如最大、最佳等,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也含有最早之意,一概免收。张謇创造的这20个近代中国之最,不仅全面推进了世纪之交南通的近代化,使得原先默默无闻的州城小邑奇迹般地崛起,而且惠施全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化的方向与进程。

(1)大生纱厂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建,中国第一家棉纺织股份制企业,张謇任总理。

甲午以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张謇毅然舍仕途投身“实业救国”。他称“策中国者,首曰救贫,救贫之方,首在塞漏”,大生纱厂是张謇为了堵塞洋纱这一中国“漏卮大宗”,创办的第一家企业。

1895年,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之洞委张謇为总理通海一带商务,张謇由此开始了筹办大生纱厂的历程。为了筹集资金,张謇奔波于沪通两地,忍辱蒙讥,历尽艰辛。1897年,经清政府批准,张謇首创发行大生机器纺织厂股票,以每股规银100两,“长年官利八厘,余利照章按股分派”的优惠条件,吸引社会游资。大生纱厂股票成了民族资产阶级最早发行的棉纺织企业股票,大生纱厂也成为中国首家棉纺织股份制企业。1899年5月,大生纱厂在南通城西北的唐家闸建成投产。

大生纱厂创建初期,所产棉纱质量即冠于苏南十五厂,盈利丰厚,发展迅速。1907年,纱厂改名为“大生一厂”,至1921年共获利规银1600万两,纱绽也由2.04万枚增至7.63万枚。1922年后,由于受国内军阀混战等因素影响,工厂陷入困境,1925年被浙财团接管。

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史上,大生纱厂的股份制形式,不仅推动了大生集团其它几十家股份制企业的创建,对整个民族资本也起了导向的作用。

(2)通海垦牧公司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建,中国第一家农业股份制企业,张謇任总理。

大生纱厂初见成效后,对棉花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棉花基地,1901年,张謇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

通海垦牧公司位于黄海边“高天大海间一片荒滩”上,总面积12.3万亩,可垦地约11.5万亩,从1901年起,进行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公司资金主要来自股东集资,公司集股章程载道:本公司“仿泰西公司集资堤之”,每股规银100两,共2200股。这是张謇将股份制运用于农业领域的首次尝试,较好解决了资金不足的矛盾。上述因素决定了通海垦牧公司的近代农业股份制企业的性质。

通海垦牧公司自1911年被收到投资效益,到1923年,共开垦可耕地9万多亩,年平均皮棉产量1.2万担。从1911年至1925年,共获利规银84万两,几为原始资本的4倍。通海垦牧公司的创办成功,揭开了中国农业企业化的新篇章,成为近代苏北沿海大规模废灶兴垦的序幕。

(3)同仁泰盐业公司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建,中国第一家盐业改革试点,张謇任总理。

盐业在封建社会长期居重要的地位,但清末盐业的生产与交交售制度,因袭了陈规旧习,既束缚了盐业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治安。张謇认为:“国计之大利在于盐,大害在于枭。盐生利,利注枭,枭生害,害进则利退,而国计穷矣。”因此,于1903年集资10万元,收购吕四盐场李通源盐垣,创办了同仁泰盐业公司。

吕四盐场位于黄海边,是淮南盐业的基地之一。公司创办之初,张謇即提出“整顿改良”的方针,将资本主义因素掺入几千年的盐业生产中。同仁泰盐业公司因此成了中国盐业最早的资本主义企业,虽存在时间不长,但对推动盐业近代化起了积极的作用。该公司生产的精制盐于1906年曾获意大利万国博览会最优等奖牌,为中国嬴得了声誉。

(4)天生港码头 1904年(光绪三十年)建,长江航运史上第一座中国人营建的近代化港口码头。

南通临江濒海,水上交通作用重大。1903年,张謇东渡日本考察,对日本的交通留下深刻印象。回国后,产生“益专心致志于村落主义,更进而经营交通”的思想。同时,大生纱厂日益繁重的运输需要,也推动张謇决心筹建以南通为枢纽的水上交通运输系统。

1903年,张謇与如皋沙元炳等在唐家闸创办“通州大达内河小轮公司”,建立南通与苏北间的内河交通运输线。1904年,又与汤寿潜等在上海十六铺建“上海大达轮步公司”,在南通天生港建“通州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开辟通沪间的长江交通运输线。天生港是长江北岸一个港湾,地理条件优越,是唐家闸大生纱厂通往长江的最近港口,又是上海进入苏北腹地的理想港口。张謇集资在天生港共建东中西码头三座(主要是东中,即“通源”、“通靖”两座趸船码头),木质栈桥两座,还建造了仓库与办公室。码头前沿附近江滩则抛石护滩,进行了加固。

大达三公司在江苏开风气之先,而天生港码头(主要是东中码头)更在全国独领风骚。上述大达三公司与天生港码头,对沟通苏北内河航运以及通沪间长江航运,推进民营航运的近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港闸公路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建,中国最早的公路。

唐家闸与天生港之间的水陆通通,是大生纱厂与外界的主要通道。建厂之初,由于陆路未能拓宽,河道未能疏浚,纱厂生产受到制约。张謇在沟通南通与苏北和上海航运的同时,也致力改善南通本地,即港闸之间的交通环境。。

1905年,张謇建立通州泽生水利公司,专门办理港闸间浚河、筑路、造桥及公路经过地段的房屋拆迁等事项。是年农历正月,港闸间浚河与筑路工程同时开工,浚河的河泥正好用以填筑公路的路基。农历三月,长约6公里宽8米的公路即告竣工。港闸公路建成后,张謇还安排巡警在公路上巡查护路。此后,张謇又陆续修建了南通城至唐家闸、狼山与天生港之间的公路,将南通“一城三镇”联为一体。1917年,南通的汽车营运也告开始。至1922年,张謇在南通县共筑公路2.884公里、占江苏省公路总长的66%。在张謇修筑的众多公路中,港闸公路则扮演了先锋的角色。

(6)大生三厂至青龙港铁路 1921年(民国十年)建,中国民族资本经营的第一条铁路。

大生一、二厂创办成功,刺激了张謇扩张大生集团的雄心。1914年,张謇等筹建大生三厂,1921年,该厂建成投产。

大生三厂位于海门青龙港北。该厂筹建过程中,张謇即在考虑日后的交通运输问题。因大生三厂所需燃煤等皆须从上海运来,生产的棉纱等又须从上海转销外地,长江边的青龙港便成了该厂与上海联系的理想港口。而欲使青龙港发挥货物中转作用,又必须疏浚青龙港以及沟通三厂与青龙港之间的交通。

1919年,张謇在青龙港兴建会云闸,疏浚河道18公里。与此同时,张謇出资10万元,铺设大生三厂与青龙港间的铁路。该铁路全长5.5公里,采用25英寸的“工字”钢作铁轨,用硬杂木作枕木,耗时两年,于1921年建成通车。火车配有两个车头,分别停放青龙港与大生三厂。火车拖挂10节车厢,其中货车厢8节,客车厢2节,年货运量达3万吨左右。大生三厂至青龙港铁路的建成,有效解决了该厂的交通运输问题,也促进了青龙港的近代化建设。

(7)南通绣品公司美国分公司 1920年(民国九年)建,中国民族资本经营的第一家海外公司。

1918年,张孝若考察回国后,张謇了解到欧美各国对中国绣品的需要量很大。“那时恰逢欧战,欧货断绝,唯有中国一路,尚可运售供给。”逐于1920年在南通建立由沈寿任局长的南通绣品局,专门从事刺绣工艺品的生产与出口。同年,又在上海九江路南通大厦设立南通绣品公司(即绣品局上海销售处)。在美国纽约市第五街设立了南通绣品公司美国分公司,“找了一二个留美学生办理此事”,负责对美经营中国的刺绣工艺品。中国民族资本经营的第一家海外公司由此建立。

该分公司经营的刺绣工艺品皆由南通绣品公司提供,货源来自南通、上海、苏州等地。刺绣工艺品包括中国字画、挂屏、人象、浴衣、睡衣、坐幔等。美国分公司创办后,由国内运往纽约的各种刺绣工艺品价值约20万美元。但因“欧战停息以后,国际工商业情势立刻变动,竞争激烈,售价飞跌,于是一蹶不振”。1922年,南通绣品公司与美国分公司同时关闭,存世仅二年,南通绣品公司美国分公司本身即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是中国民族资本拓展市场,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8)通州民立师范学校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建,中国最早的民办师范学校,张謇任校长。

甲午以后,张謇倍感实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1895年,张謇建议清政府“广开学堂”。1902年又建议首先兴办师范学校,但未获支持。张謇失望之余,决定自己集资在南通兴办师范学校。

通州师范学校选择市区三元桥附近荒废的干佛寺作校址,占地40亩,于1902年7日月动工。期间,张謇事无巨细,亲身督察,仅花八个月时间,该校即于1903年4月正式开学。通州师范学校属中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教师。张謇为学校聘请了国内著名学者王国维以及日籍教师木造高俊等作为师资,所招学生均为秀才,具有一定旧学功底。建校初,学生限招南通地区,以后扩展到江苏各地与山西、陕西、甘肃、江西、安徽等省。学生数由几十人增加到四五百人。

该校设置的深课程有教授管理法、修身、历史、地理、算术、文法、理化、测绘、体操等,基本上适应了小学所设各门课程的需要。稍后,通州师范学校分为本科(四年),速成(二年),讲习(一年)各科,并附设实验小学,陆续创办测绘、蚕桑、农工等科,还建立了工科教室、农学教室、农场、博物苑、测候所等。以上设施超出了一般中等师范学校的范围,已具备大专学校的建制规模了。

通州师范学校初名:“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后改称“私立通州师范学校”。1909年,张謇为该校制订“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的校训,校训反映了张謇崇尚自立,注重实践的教育思想。

(9)通州女子师范学校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建,中国第一所设完全科的女子师范学校,范蕴素任校长。

通州师范学校建成后,张謇又倡议给女子入学的机会。他猛烈抨击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俗,提出“鸣呼!学之不明,而千百年来女界乃独罹其黑喑矣。欲救其弊,唯有兴学。兴学之本,惟有师范”的主张。

1905年,张謇用捐资购得南通城北的一所民宅作为女子师范学校校舍。第二年3月,该校正式开学。1908年,因学生人数齐渐增,张謇又将所购的城北市河珠媚园改建校园,将学校迁往该处。1913年,该校园再迁城南段家坝新址。自此,女师校址相对稳定,未再搬迁。通州女子师范学校于民国后改为县立,1924年改为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

女师创办之初,张謇亲自为该校制订了“学习家政,勤俭温和”的校训,规定了女师的办学宗旨与方向。女师创办以后的二十年中,张謇一直关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多次到校发表演说,特别是生前给女师捐私产达35万元之巨。通州师范学校与通州女子师范学校的相继建成,开创了我国以近代教育方式培养新式师资的历史纪元。

(10)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1913年(民国二年)建,中国第一所纺织专科大学,第一所厂办大学,张謇任校长。

大生纱厂初期的机械安装与管理,全赖英国工程师与技工。事权操在洋人手中,不仅花费大,而且效益差。因此,张謇决心培养本国纺织技术人才,此乃创办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缘由。

1912年,张謇在大生纱厂内附设纺织传习所。同年秋,传习所扩大规模,改称南通纺织学校。1913年,张謇捐建校舍于大生纱厂东南侧,改称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我国以高等学校形式为纺织厂培养技术人才,又将该校依附于纺织厂,实行厂校挂钩,以此为开端。

学校创建之初,张謇即规定经费统由大生各厂负担,后经大生股东会议通过,作为定例。该校每年八月为学年之始,一学年分为三学期。1914年,学校扩建实习工场。1916年,增开丝织、电工、机械三班,设染色实习所,重订了课程。

1917年以后,该校留校生与出国留学返校生,逐渐替代了外籍师资。1918年,该校毕业生协助上海厚生纱厂安装新机成功。1921年又完成了大生三厂全部纺织新机的设计与安装工程。其时,该校毕业生几遍国内,各地纺织厂所需技术人才都为该校提供,昌盛之状,连张謇也始料不及。

(11)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1914年(民国三年)建,中国第一所水利专科学校,许肇南任校长。

张謇视“水利为农田之命脉”,甲午以后,,张謇将导淮作为“实业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1906年,清政府有关官员在导淮测量上的不合作态度,使张謇痛感培养水利人才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同年即在通州师范学校附设测绘特班,该班成为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前身。

1913年底,张謇出任全国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鉴于国内各地亟需大批水利人才,测绘特班不敷需要,张謇遂筹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4年8月,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于南京正式开学。同时,张謇又要求各省建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以诸治水第一步之人才”。

学校开办后,面临国内局势动荡以及办学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张謇想方设法,独力支撑,不仅使该校免于夭折,且于1921年发展成为河海工程大学。1917年至1926年十年间,该校培养了220多名合格学生,很多人后来成为我国水利事业的中坚。期间,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参观的外国水利专家称该校是“世界仅有之水工大学”。

(12)《导淮测量处成绩》 1924年(民国十三年)由翰墨林印书局出版,中国第一部淮河流域水文资料汇编,张謇任主编。

淮河在近代灾害频仍,水患剧烈。张謇1903年起呼吁导淮,1906年上书两江总督端方,请求派官员对淮河流域水文情况进行测量。但负责其事的官员根本不愿配合,张謇只得奏请清政府同意由他本人承担此项任务。1909年,清政府准在清江浦(今淮阴市)建江北水利测量局(后改为导淮测量处)。从1911年至1922年,张謇主持了长达12年的测量工作。

测量先从淮河江苏段开始,后上朔安徽段与河南段,涉及淮河全流域。1914年5月,张謇亲率荷兰水利工程师贝龙猛等,运用西方较为先进的仪器与方法,深入淮河流域实地测量,确保各种数据的精确无误。十二年间,国内时局动荡,测量时断时续,困难重重。张謇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至1922年,积得大量水文资料“计册一千二百三十八,图二十五卷又二干三百二十八幅”,且翔实可靠。“中经殴美工程家凭图审勘,与实地检查,证为可信”。1924年张謇将全部资料编纂成集并为之序,是为《导淮测量处成绩》。

该书饱含张謇一生心血,被誉为“实开我国科学治水之先河”的水利资料汇编,张謇也因此被称为“清朝末期唯一研究水利之学者”。

(13)南通县立女红传习所 1914年(民国三年)建,中国第一所刺绣职业教育学校,张謇任所董,沈寿任所长。

张謇投身“实业救国”后,曾对“吾南通之女子,乡居者大抵能以耕织佐生计,城市则习于逸而愈贫”的现象表示担忧。1911年,张謇主持南洋劝业会期间,结识了时任清政府农工商部绣工科总教习的沈寿女士。沈寿,原名沈云芝,字雪君,晚号雪宦,苏州吴县人,少时即以“绣姑”闻名乡梓。1904年,沈寿因替慈禧七十寿辰赶绣的寿屏技艺高超,博得慈禧赞许,誉为“绝世神品”,并被赐名“寿”。1914年,张謇特聘沈寿来通设所,传授刺绣技术,是为女工传习所之肇始。

南通县立女工传习所起初附设于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后移城南濠阳路。该所第一期招生20多人,以后逐年增加,学制也逐渐完善。设有普通班、中级班、高级班。毕业生皆具有自书、自画、自绣的技艺能力。

沈寿主持女工传习所八年,为淅江、湖南、安徽、广东、特别是南通本地培养了高级班毕业生9名,普通班、中级班毕业生140多名。其绣品如人物、山水、字画、戏衣、婚礼装饰、喜庆欣赏品、礼品等畅销美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国际市场赞誉女工传习所的绣品具有“细致、生动、美观”等三大特色。

(14)《雪宦绣谱》 1919年(民国八年)由由翰墨林印书局出版,中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刺绣艺术的专著,张謇、沈寿合编。

沈寿在通八年,除为各省培养大批刺绣人才外,还在刺绣上独创“仿真绣”技艺。其代表作《全世界救世主耶象象》与美伶倍克《女优绣象》两幅精品,于1919年在美国展出时引起轰动。沈寿晚年体弱多病,卧病期间,口授毕生刺绣经验,由张謇记录整理,撰成《雪宦绣谱》一书。该书出版后,被译成英文版《中国刺绣术》发行国外。《雪宦绣谱》凝聚了张、沈两人的心血,它为后人研究中国刺绣,尤其是沈寿的“仿真绣”提供了珍贵资料。沈寿1921年6月病逝。去世后,张謇将其公葬于黄泥山南麓。

(15)南通盲哑学校 1916年(民国五年)建,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盲哑学校,张謇任校长。

张謇在将心血倾注在师范与中小学教育时,亦关注残疾人的教育。1912年,曾向社会各界呼请注意中国八十万盲哑人“教育无人”的严重社会问题。张謇则身体力行,鬻字集资,并得张詧等协助,积极筹办了盲哑学校。

1912年,张謇于狼山东侧购地6亩作为校址,开始动工。至1916年,共建校舍40余间,内设教室、阅读室等,校园内辟有学生活动场地与农业实验田。同时,张謇还开办盲哑师范传习所,以培养盲哑师资。至此,南通盲哑学校校舍竣工,师资具备,遂于1916年11月举行开学典礼。

该校首批招收盲哑生各4名,分为盲哑两科。盲生学音乐、针案、按摩等课程;哑生学图画、雕刻、裁衣等课程。张謇主张采取符合特种教育原理的教学方法,将口语、手语、书面语等各种语言综合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张謇亲自为盲哑学校制订了“造就盲哑,使具备独立自存之能力”的办学宗旨以及“勤俭”的校训。学生毕业后,有的应聘赴外地从事盲哑教育,有的到商务印书馆担任印刷排字工,“多皆勤勉任事”。改变了盲哑人未受教育时“贫者乞食,富者逸居”的状况。南通盲哑学校的创办,“开华人自办盲哑教育之先河”。

(16)盲哑师范传习所 1915年(民国四年)建,中国第一所培养盲哑师资的学校。

解决盲哑师资,是盲哑学校能否筹建成功的关键。1912年,张謇虑及解决这一问题的特殊困难:“盲哑累累,教育无人,将欲延聘西师乎?资重而不可以时得,权且不操于我”。关注残疾人的教育。1912年,曾向社会各界呼请注意中国八十万盲哑人“教育无人”,“欲求校中之可为师,恐亦难应我盲哑学校之分配。且各省语言不同,教授尤多阻碍。而盲哑师与不盲哑师,又有不同者,盖盲哑教师,苟无慈爱心与忍耐心者,皆不可任”。故决定于南通创办盲哑学校之先,筹建盲哑师范传习所,自行解决盲哑师资问题。

1915年,张謇借博物苑开办盲哑师范传习所第一期招收9名学生。经过特殊培养,9名学生毕业后胜任愉快,其中王秉衡长期担任该校教学工作,先后任教师、教导主任与校长等职。

该传习所与盲哑学校性质不尽相同,但前者实际上成为后者的前身,它不仅为盲哑师范学校培养了师资,而且为其提供了教学与管理上的某些经验。盲哑师范传习所存在时间很短,盲哑学校建成后,该传习所因完成了历史任务宣告停办。

(17)伶工学社 1919年(民国八年)建,中国第一所新型戏曲学校,张謇任董事长,张孝若任社长。

振兴家乡戏曲事业,乃张謇的心愿。1916年四、五月间,张謇明确提出:“实业可振兴经济,教育能启发民智,而戏剧不仅繁荣实业,抑且补助教育之不足”的观点。振兴戏曲事业,自应首先建立培养戏曲人才的戏曲学校,伶工学社即应运而生。

1919年5月以后,张謇派欧阳予倩在南通等地招收学员,在上海招收教员,又派其赴日考察日本的戏曲。同年11月,伶工学社正式开学。伶工学社初借南公园作为校址,1920年7月迁往城南望仙桥畔圣武殿。更俗剧场也于1919年11月落成。

伶工学社学生一切费用皆有学社提供。学社特设舞蹈班、军乐班与西乐班,还购置了钢琴、风琴、留声机,供学生学习之用。该社在课程设置上,门类齐全;在教学方法上,则摈弃体罚,反对运用“火逼花开”的方法出戏。

伶工学社开办后,先后入社者90多人,不少毕业生后来成为全国著名演员或地方戏曲骨干。在近代史上,伶工学社与盲哑学校一样,成为“中国特殊教育之鼻祖”。

(18)南通博物苑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建,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张謇任总理,孙钺任主任。

1903年,张謇东渡日本考察,对日本的博物馆发生很大的兴趣。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堂之际,张謇即建议清政府首先在北京创办博物馆,进而推广到各省,但是未被采纳,于是便决定在南通作出示范。

1905年初,张謇将濠河之滨的一块土地作为博物苑址,由通师学生孙钺负责筹建工程,日籍教师木村忠治郎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博物苑开馆时,张謇亲书“设为痒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悬挂主馆两侧,概括了博物苑的宗旨与功能。

南通博物苑内建有中馆、南馆与北馆三座主要建筑。苑内广植树木花草,并饲养珍稀禽类,还设园林景点,将中国古代苑囿与近代博物馆有机结合。馆藏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类标本与文物,均是张謇凭借其地位和社会联系,征集而成。1914年编印的《南通博物苑品目》载,全馆收录品物2973号,每号一至若干件不等。早期的博物苑,附属于通州师范学校。主要任务是配合学校教育,也接待一般观众与中外来宾,不少社会名流曾光临此苑。

(19)军山气象台 1917年(民国六年)建,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气象台,张謇任总理,刘渭清任主任。

张謇建气象台可追溯至1906年,当时博物苑所设测候室即后来气象台之前身。1913年,张謇考虑“气象不明,不足以完全自治”,遂萌生建台之念,派农校学生刘渭清赴沪学习气象。1914年12月,张謇于军山破土筑台,1917年1月,军山气象台正式启用。

军山气象台仪器设备先进,门类齐全。除观测气象外,还接受东亚区域气象电报,制图作预报;此外还承担水文、天文、地震等学科的任务。该台的气象记录及资料被编成月报、季报和年报,在4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100多家气象台发行交流,其成就举世闻名,被列入英国出版的《国际气象台名册》。该台还承担培养气象台人才的任务,南通农校7名优等毕业生曾被张謇送气象台进修,后分派各农垦公司供职。

由于军山气象台在国内的影响,以及张謇对创建气象台的功绩,1924年中国气象学会在青岛成立时,张謇被推为终身名誉会长。

(20)南通新育婴堂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建,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新式托儿所。

张謇在兴实业、重教育的同时,极重视慈善事业。他的目标乃是把南通建成一个新中国的雏形,做到“幼有所养,长有所用,老有所终”。南通新育婴堂是张謇创办的慈善事业的开始。

该育婴堂位于唐家闸鱼池巷,占地24亩,是张謇于1904年后倡议大生纱厂执事募捐2万多银元,购地、造房、置具而成。至1909年,新育婴堂收养社会弃婴1500多名。由于张謇创办的事业摊子大,经费拮据,张謇曾几次为南通新育婴堂鬻字筹款。1915年,张謇又上书北洋政府,拟领苏北沿海海滩荡地12万亩,作为包括南通新育婴堂在内的慈善事业的基本产,以保证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张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