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沙地文化与习俗

海门 海门人 3261浏览

沙地文化

这是一个很专业又很具区域特色的群体文化现象。它特指长江口地区崇明、启东、海门、通州、张家港一带的操沙地方言的族群形成的独特文化,这些沙地人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和传统习俗。由于该地区是由新涨沙洲成陆,故称沙地。海门乡下人自称“北沙”人,指崇明岛为“大沙”,启东一角叫“外沙”,海门启东相邻的东部地区混称“下沙”,隶属崇明县的横沙、长兴岛也被崇明人称为“下沙”,启东沙地人往往自称“南沙”人或“沙上(音沙浪)”人,而把北部的通东人称为“北沙人”,启东、海门的沙地人往往自称启海人。在江苏北部射阳、大丰等沙地方言飞地的沙地移民来自启海地区,故至今仍自称海门人或启东人。张家港沙地人一般自称崇明人。虽然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在不同场合称谓有所不同,但这个族群的人民均自称为沙地人或沙上(浪)人。

 

文学家、诗人卞之琳说,太平天国时期,不少人避战乱从江南各地前来海门定居。“海门倒是语言与启东完全一样与崇明也差不多毫无区别,同属吴方言系统,而风俗习惯也同江南相近。”如海门南部、西部“沙地”,交通方便,人口稠密,产生了不少反映人们生活、劳动的沙地民风民俗趣味故事,其中“憨婿”(俗称乌女婿)的故事,在当地妇孺皆知。我的母亲不是文化人,但她的生命故事同样动人。我至今能讲一口地道的启东、海门话,写一些文章,与母亲最初的口头文学启蒙影响最大。童年的海门歌谣至今今还记忆犹新。如《萤火虫夜夜红》:“萤火虫夜夜红,屁股头挂盏红灯笼,公公挑水黑洞洞,婆婆张布挂盏红灯笼。”《牵磨叽咖喂》:“牵磨叽咖喂,做粑粑给外婆吃,外婆噢吃省拨郎郎吃,郎郎吃仔看黄牛,黄牛落勒井潭里,锄头铁答扒勿起,两个芦头真豁起,一豁豁到饭碗里。”

 

海门山歌是沙地文化的一种。清代中叶后,江南移民将吴歌传入,不仅成为广泛淬于群众之口的海门山歌。海门山歌分两类,一类型即兴山歌,大多在田间劳动或劳动之余,随口编成,歌词四、六、八不等。如《东南风爽急悠悠》等,另一类是叙事山歌,歌词多十几句、几十句,乃至几百句不等,如《摇船郎》等。

 

农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闹元宵,田野里有人点着用芦苇打成的火把,边跑边喊:“田财,田财,大家发财!” 这就是“照田财”。这就是源远流长的沙地文化流淌到今天的一滴。

 

 

风俗习惯

海门地处长江下游北岸,系冲积平原,其土地涨坍不定。从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县到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714年间,原有土地几乎全部坍光,仅剩一个乡及2000余人寄居南通。此后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建海门直隶厅至今,即从建县至今1150年间,曾两次建县(厅)。居民大多来自江南各地,少数则从北部南迁。为此,海门具有显著的移民习俗及其形成独特的移民文化。

首先谈住房。海门先民初到垦区,首先就地取材,搭建环筒舍,也叫滚龙厅,形似窑洞。用芦苇扎成把子,弯曲成长半园形的环,两端埋入土中,在两端的环中间立一柱子,柱顶横一竹子为梁,上面盖稀眼笆,笆两端着地,四周围以芦苇,上盖稻草即成。

此后土地逐步成熟,一般居民住草屋,有三架、五架的,用芦苇打成笆,笆与笆之间也连起来作成墙壁,连接处,特别是屋的四角,都用竹箴绞牢,切忌用铁丝,以防万一失火,竹箴一折就断,可以及时逃生。条件较好的人家盖砖瓦屋,墙壁有的是单砖叠成,有的仍用芦笆,并不十分牢固,一般用三四十年就可以了。

砌房前一般在屋后开一个池塘,俗称宅沟。池塘泥土堆砌作为屋基墩,以防水患。富裕人家,左右或前后都开沟,称为三厅宅沟、四厅宅沟,门前设吊桥或留一泥坝,俗称“富门坝”。宅沟水可以饮用、洗衣服、淘米洗菜等。沟里养鱼、养鸭可以改善生活,有了宅沟还可防火。

其次谈生活。开垦初期,移民煮饭采用的是“行灶”也叫“泥涂灶”,即用一个陶器,似缸,底尖小与一般灶的锅膛相近,口与锅的大小相配。晴天移置舍外,雨天移入屋内,非常方便。有了固定的房屋后,即用砖头砌灶,有独眼、二眼、三眼的不等。

海门沙地人一般习惯一天三顿吃干饭,闲时也有早晨吃稀饭的。由于外出劳动,田头较远,常带上高梁等粉做成的饼在中午田头充饥,久而久之,就把吃中饭叫做“吃点心”了。

由于外出劳动,需要注意天气变化,于是养成了清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天,关心天气变化。所以有“崇明人猜天,江西人识宝”的说法。

为了便于迁移,家庭组织比较小,子女结婚后,过了一个新年就要分家,独立生活,各自当家作主,无后顾之忧。

 

再谈祖坟。人死后入土3年,即开棺把骨头拾起来,俗称“拾骨头”或叫“接骨头”,也称“二次葬”。将骨头装入一种似坛非坛,口与身一样大小的陶器之中,俗称“骨甏”,上面倒扣一钵头,将头骨盖住,再用石灰浆封住接缝,不迁移的仍埋入土中;准备不久后迁移的可不埋,暂时置于原坟旁。贫困人家无地安葬,可置于路旁或岸边。迁移时,人们可以肩挑,车推,十分方便。若原有土地需要卖掉,而祖坟无处安放,或暂时不迁移,其地可照卖而坟不迁,但要另立存坟凭据,由买主交卖主执存,凭据上规定坟地范围,买主不得侵占,实际上即把祖坟寄存在原地。

 

“偷”长寿碗

说到“偷”长寿碗,四五十岁的人还有些记忆。至今,我家里还保存着两只长寿碗。这是两只胎质细腻,造型玲珑美观,四周印有“长命百岁”字样的小瓷碗。要说到它们的来历,我的眼睛忍不住湿润了。

我七八岁的时候,正值困难时期,家里人多,我将信将疑。粮食不够吃,也许营养跟不上吧,我不但面黄肌瘦,而且经常闹病。那年奶奶听说邻村有一位98岁的老人仙逝,不日将办丧事,为了探听准信,她跑了两趟,来回十几里路,真难为她那双粽子似的小脚了。办丧事那天,正值8号台风光临海门,倾盆大雨没有挡住奶奶的脚步,大清早,她拐着小脚就出发了,到了那户人家,奶奶没有吃斋饭,只“偷”回了一只长寿碗,那碗白瓷青花,画有松柏、仙鹤等长寿图案,奶奶将碗视为宝贝,小心地揣在怀里往回赶,怎奈风雨太大,在泥泞的小道上摔了好多跟头。为了护住这只来之不易的长寿碗,奶奶到家时几乎变了个样,全身像个“泥猴子”不算,还鼻青脸肿的,把全家人都吓了一大跳,为此,奶奶病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这只碗就成了我的专用饭碗。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我的体质逐渐强健起来,奶奶逢人便说我沾上了长寿星的寿气,我将信将疑。

我家附近的唐奶奶103岁那年才无疾而终,这件事轰动了当地。唐奶奶在世时成就了三十多对有情人,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人缘极好,死后全村人都来看她,都说唐奶奶死得安详平静,如同睡着了一般,一点痛苦都没有。到了办丧事那天,几乎来了几个村的人,中午开饭的时候,他们吃饱后将手中的饭碗揣进口袋里带走了。也有坐不到桌子的,拿了一只碗就跑。功夫不大,五十多筐碗,一个都没剩。从上海等地赶回来的亲戚哪见过这样的场面,直到有乡邻向他们解释才知,这偷拿长寿碗是通东一带的民间风俗,谁家老寿星祝寿或离世,均视为大喜事,要备足长寿碗供外人“偷”,被“偷”走的碗越多,就说明这户人家名声越好,子孙后代越兴旺发达。这碗“偷”回去给家里的孩子盛饭吃,也可长命百岁,自家没孩子的,“偷”一只长寿碗作为礼物赠给亲友。唐奶奶过世那天,共用了一百多筐碗。记得第二天,主家请四邻吃饭,没碗盛饭,只好借来好多面盆盛菜、盛汤。大清理的时候,母亲惊喜地发现剩菜桶里还藏着一只小瓷碗,就带了回来。

此事过去有二十多年了,但还作为美谈在村里传扬。

 

出葬习俗

50年代以前,死者去世满3周年,举行安葬,将棺材从家里抬出,移葬坟墓。出葬时仪式很隆重,子女亲友组成送葬队伍,随棺送到墓地。有钱人家还用砖石或水泥混凝土在墓穴四壁砌坑。一般安葬仪式,均在“大寒”前后。安葬完毕,子女才可脱下孝服,换上红鞋子,叫做“释服”或“脱孝”,至此,3年丧事才算结束。穷苦人家死了人,没有钱办丧事,只好东借西挪,买一口薄板棺材,有的用草席或芦菲卷着,送到墓地埋葬了事。墓地一般要做在自己的土地上,没有土地的,或租人家的土地埋葬,或葬入荒滩乱坟之中,真是死无葬身之地。

人死后,传说“亡灵”还有“回丧”之日,也叫“回煞”,并有亡灵显灵的种种传说。具体日期由阴阳先生掐算,少则3天,最多18天,选在单日夜里,家里人把死者原来的房间、床铺摆设依旧,灵台前供上酒菜,烟囱旁扎一芦梯,屋内放点纸钱和香火,然后家人躲开,静候“亡灵”返回,待纸钱燃烧后,家人再出来叩头号哭,表示迎接“亡灵”。

建国后,丧葬习俗,如报丧、戴孝、入殓、七数、周年祭日等仍沿用旧习,但较前简化,迷信色彩也逐渐淡化。50年代,各地仍用土葬形式,葬具都用木棺,后改用水泥棺。70年代开始推行火葬,死者搁三朝后出葬,家属将尸体火化后装入骨灰盒保存。吊丧采用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戴黑纱等形式。80年代,普遍实行火葬,一般都用手扶拖拉机或卡车将尸体运至火葬场火化,子女和亲戚随往送葬。出葬时燃放鞭炮,子女在死者户体上打一把雨伞,一路化纸帛。火化后,将骨灰盒放在家中或入土安葬。丧葬中也带有一些迷信色彩,旧的习俗重新抬头。

 

报丧

沙地人对丧葬礼仪极为重视。人死了,由其直系亲属,主要由其配偶及子女负责料理丧事。丧事繁琐,迷信色彩浓厚。对诸亲及长辈,由亲生长子披麻戴孝,亲自前往报丧。去时手持雨伞一把,进门即向长辈跪拜;亲威家招待糖茶一杯,并回赠毛巾或布匹。一般亲戚则由主家请人前往报丧。

 

搁三朝

先为死者剃头、洗身、换衣,然后将遗体安放在灵堂里,一般要搁3天。停尸的房前用毛竹、廉子搭起丧棚,还要请“吹鼓手”吹打,道士做道场,扎库,剪冥衣,写牌位,布置灵堂。请木匠做棺材,邻居帮忙磨麦牺,买菜,准备吃素饭等。

到入验前夜,请人扎一顶纸轿,内供死者牌位,连同死者生前衣服、被褥等,在宅旁点火焚烧,称“烧床柴”,也叫“送西方”。烧完后,子女及亲属回到灵堂发孝衣。这时,儿子身穿白布孝服,脚穿蒲鞋,头戴麻布凉帽(帽边挂4个白绒球),手持孝棒(俗称“触活棒”),向各长老行脆拜礼。晚上有人守灵、陪夜。

 

入殓

这天宅前竖幡忏两根(状如旗杆)。上午,远近亲朋邻里陆续前来吊丧,带上纸帛、纸锭,有送纸币的,称“代帛”,也有送挽联、挽幡、被面等。吊丧者都向死者牌位行脆拜礼,儿子在旁还拜,请的“吹鼓手”每当有人跪拜就吹一次号筒。请阴阳先生、道士和和尚诵经、拜忏、做道场。下午入殓前,由和尚诵经,化“九千七”、“二万四”,即一人边哭,亲属边烧纸帛。亲属依次向死者遗体跪拜,随即将尸体安放在棺材里,各亲属再绕棺一周向遗体告别,叫“小殓”;接着盖棺,用大铁钉钉盖封棺,叫“大殓”。最后,将棺材移放在公堂屋的东侧,棺前摆上供桌(称“坐台”),桌子横档放置布鞋l双,桌上放死者牌位、画像或照片、香炉、蜡杆、斋供等。每天早、中饭时间,由家人端饭。

 

七数

旧时,从死者入殓那天起,每隔7天须由家人烧经祭祀(俗称“烧羹饭”),一般由儿子烧,逢三七由女儿烧。烧六七那天,要请亲邻好友吃酒饭。六七前夜也有人守灵陪夜。北部地区群众和一般富裕人家烧五七很隆重,要请和尚诵经、放施食、做道场、扎库,也有亲友前来吊唁,并将死者棺材送往墓地安葬。六七由女儿、女婿备了酒菜前来祭祀,娘家准备糕点鱼肉款待。中饭后,女儿要早回家,近邻亲友随送,一路燃放鞭炮,直送到她家门口为止。第七个七数,称“断七”,再祭祀一番,七数结束。一般贫苦人家七数照做,但一切从简。以后逢百日、七月半、八月半和九月初九,还要烧祭。逢到农历春节,自年初一至年初十,又有亲朋前来拜年、送人情的。

在死者七数期间,女儿每天早、晚要在坐台前长哭一次,叫做“哭七七”,儿子不剃头,夏天出门不撑伞,不戴凉帽,鞋子或帽子上要缝块白布,冬天不穿皮毛衣裳(羊皮袄可穿),女儿不戴金首饰。明、清时代,读书人和做官的为父母奔丧期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外出做官,须在家守孝3年,称“丁忧”。

 

生孩子习俗

沙地人一向重视生儿育女。若头胎生男孩,男方第一天就要向外婆家和亲威邻居发红蛋报喜;第三天要向所有邻居送米饭一碗,俗称抬“猫米饭”。在产妇分娩后的12天内,忌外人(包括亲威)进入产房,免除婴儿夭折“做朝数”(死亡)。12天后,各亲戚都来探望送礼,俗称送“产母羹”,一般都送红糖、鸡蛋、油面、糕点等物,也有给钱的。外婆家在小孩出世前送来全套婴儿衣服、尿布、被褥等。沙地人婴儿开奶也很重视。一般要寻找头胎母亲或比较聪明有名望的人家的母亲的乳汁开奶。

十二朝

婴儿生下第十二天,称“十二朝”,此日“分红蛋”,设丰盛的酒菜,邀至亲好友相聚赴宴。亲友要以红糖及滋补果品、老母鸡等赠送,谓之“月子礼”,俗称“沙母羹”。还有送银质手镯、项圈,长命锁,称作“压邪”,能长命百岁。

毛米饭

所谓“毛米饭”,就是将未经淘洗的大米煮熟的饭。生了小孩的人家,一般都要烧上一锅,然后给村里有小孩的人家一一送去,不能遗漏,如果哪家主人不在家,也一定要把“毛米饭”放到他家碗橱里。主人在接受了“毛米饭”以后,也一定要还赠一调羹红糖。据说只要送了“毛米饭”,别人家的小孩就永远不会和自己的孩子发生争吵。

我们小的时候,一般吃的都是玉米稀饭、麦粥,能吃上和米麦饭已经很不错了,要想吃一顿米饭几乎是奢望。所以村里一旦有哪家添了小孩,我们就感到无比兴奋,耐心在家里等待,盼望着“毛米饭”早点送来。弟兄多的,还要互相谦让,或者分成几份。但是“毛米饭”吃归吃,村里小孩之间发生争吵却是难免的,一旦有人吵架,我们就会开玩笑说,伊勒两家人家肯定勿抬“毛米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米饭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都不是稀罕物了,小孩子们对“毛米饭”已没有太大的热情。但抬“毛米饭”这个风俗仍然没有改变。因为这里面蕴含着村民们最质朴的美好心愿:邻居间大家和睦相处,友爱团结。

 

做满月

婴儿满月,做圆子(汤圆),请至亲吃满月酒。还要请理发员到家里为婴儿剃头修面,称剃胎毛。

做纪箍

婴孩周岁时,宴请各亲友饮周岁酒,俗称吃“纪箍圆子”。孩子周岁日叫“纪箍”,宴请亲友吃“纪箍”,面。中饭后,让他玩“抓鸡”。小孩坐在桌上,上面放着算盘、书本、秤、葱、泥土等物,让他任意抓取一物,借此猜测小孩长大以后的性格和出路。

请吃喜酒赖送面

婚庆和寿庆是人生重要的礼仪习俗。对此习俗,崇启海沙地人有句俗话:“请吃喜酒赖送面。”意思是说举办婚礼必须要主家邀请才出席,而为长辈祝寿则主动上门,不请自到。这个习俗直至现在仍未有大的改变。

先说“请吃喜酒”。古人总结人生三大乐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知己。”金榜题名毕竟少数,他乡遇知己机会也不多,唯有洞房花烛夜几乎是每个人都经历的人生最大的乐事,正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所说“是从古到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结婚也象征着一个人开始脱离家庭的母体,走向独立自主的生活,因而婚礼在人生礼俗中最为隆重热烈,亲朋好友到场祝贺也在情理之中,可启东人不是主动去吃喜酒,必须由新郎新娘的父母发出邀请。即使直系亲属,把人情钱、见面钱等贺礼早已备好,但也须等主家正式邀请后才送去。主家对长辈、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一般口头邀请即可,现在都有电话手机,打个电话也可以,因为平时关系密切,彼此心照不宣,无须过份客气,“请吃喜酒”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但这个形式又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亲戚要“争怠慢”,自己也理亏,弄得大家不开心,甚至互不往来。

对朋友、同事、领导等,“请吃喜酒”则相对郑重其事,一般都上门邀请送上请柬,对在异地的,还须通过邮寄将请柬送达本人,以显示出主人家的诚心诚意。当然,新郎新娘平时很要好的同学、同事、朋友,他们也往往不用邀请,事先送上贺礼或红包。虽然明知他们必来无疑,但新郎新娘的父母在感谢之余,照例也要说上几句:“到辰光你俚一定要来格。”也算是邀请。

再说“赖吃面”。中国古代认为人生有“五福”,即福、禄、寿、喜、财,而寿为五福之首。确实,生命和健康最重要,少了“寿”,其他福气也统统一场空,因而,对长辈的寿诞礼仪历来十分重视,形式繁多,并形成了寿诞文化现象。对启东人而言,最简单朴实的礼仪就是“赖吃面”。

这里所说的“吃面”不是指一般的小生日小吃面,而是指对长辈的祝寿,也就是说,上了一定的年纪才叫“吃面”,对小孩子只能叫过生日,俗话说“小倌生日狗生日”,意思是对小孩的生日不必太重视,即使逢10岁、20岁,一般也是家庭宴会,至多稍微邀几个朋友凑凑热闹,因为中国传统习俗认为给孩子祝寿反而会“折寿”,视为大忌。40岁生日一般也不祝寿,即使到了50岁,也属小吃面,稍微热闹一下,很少大操大办。真正配得上做寿吃面的需从60岁开始,60岁称“大寿”,70岁称“康寿”,80岁称“长寿”,90岁称“龙寿”,百岁老人则称“天寿”,每逢整数举办寿庆。人到六十花甲,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现代社会也是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一个人走过了风风雨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可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了,子孙后代和亲友理所当然要主动向老人祝寿。

60岁以上做寿者,一般不主动邀请亲朋好友,甚至事先谢绝,有的人怕让亲友和小辈破费,故意躲开,到已出嫁的女儿家去,搞个家庭宴会,同样开开心心。更多的人还是选择顺其自然,既不推托也不邀请,事先备好酒菜作些准备,到时亲友小辈上门“赖吃面”,也不致于措手不及,因为接受寿庆毕竟是人生一大乐事,况且,每隔十年才有一次大庆,热热闹闹欢聚一堂,也是生活富裕家庭和谐的象征,是老人们的福气。

启海沙地人为老人做寿,还有“贺九不贺十”的习俗,逢九便当整数,这是因为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阳数之最,就是皇帝的紫金城也建成9999间。逢九祝寿,有着期盼老人更加长寿的意思。

“请吃喜酒赖吃面”的习俗,虽然源于传统的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但绝对不是世俗,它的价值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和“孝”,集中表达了亲情和友情,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信仰禁忌

眼皮跳

眼皮跳预报吉凶,有“左眼跳,喜事到,右眼跳,灾祸临”,和“左眼跳,酒肉到;右眼跳,灾祸到””的说法。

节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过年”。节前,城乡家家户户忙于蒸糕、炒花生、炒蚕豆打扫庭院,准备酒菜;县境北部,还要普遍蒸馒头。一般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除夕夜晚,北部地区要“烧利市”,年初一清晨,鞭炮不绝,许多人家烧香”敬天”,年早饭加酒酿汤圆、年糕、红枣,吃炒菜头和百叶卷。北部地区吃元宝茶、红印糕。年初一不扫地、不洗衣、不动刀剪、不开后门、不跑亲戚。 年初三,旧时商店早开门,最先上门的顾客,有些店主会送给他一点商品,以示优待新年第一位顾客。年初五,俗称”财神生日”,旧时有人身穿红袍,头戴面具和加官帽,为人家”跳财神”,以讨取赏钱或年糕等食品。年初十,旧时祭祖先后,收藏祖先神像。后通东地区收藏祖像改在二月初三日,南部地区改在正月半。

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各地的风俗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且看启东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首先一个项目是上坟。启东人大年三十要上坟,正月半也要上坟。年三十回家,过完正月半就要外出做事了,和老祖宗打个招呼,祈求一年平安。其次是“煝草堆”。把家里打扫出来的垃圾,宅边沟边的枯技、碎柴等堆在一起,点火熏烧,放出浓烟,意为除旧迎新。沙地人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半晚都有这个活动,这时候乡下一般烟雾弥漫,据说也有利于杀灭农田里的病虫害。第三个项目就是扎灯笼。以前一般都是每家人家自已动手扎的,现在会扎的人少了,一般是上街买的,我小时候就提过我父亲扎的八角灯笼和兔子灯笼。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提着灯笼玩耍,增添了许多节日气氛。第四个项目是吃圆子和卷团。圆子是自家做的,比北方人的汤圆要大三倍,咸芯圆子(白菜、豆腐干、肉丁)做成长的,甜芯圆子(豆沙)做成园的。意为一家团圆。卷团现在很少有人家做了,也是用糯米做的,两头大中间细,有点象一个袖珍哑铃。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吃了两头(肚),各人寻头路”,意为过完正月半,大家就要各自外出做活求生存发展了。第五个项目是“找田财”。用柴扎一个火把,点着后在自家的田边转圈,口中喊:“田财田财,大家发财”,意为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这个项目现在也很少有人搞了。第六个项目就是放焰火。一般人家放得少一点,主要是给小孩子玩的。大户人家会放多一些,村里的人大都会出来欣赏这一个美丽的夜空。过玩正月半,外出打工的就要出发,孩子要上学,有工作的也要上班。家中留下的,又是年迈的父母,还有一年的牵挂!农历正月十三日,启东县境北地区称“上灯节”或“蓬灯节”,是晚开始, 连续几天,人们点天灯,挂红喜等。农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闹元宵,扎花灯,挂红灯。晚上,点亮各色花灯,成群结队地玩灯,还有跳狮子,踩高跷生等民间娱乐活动。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土地菩萨生日”农村里也有人做圆子,玩花灯,但比元宵节规模小。南部地区的农民,在这一天要吃年糕,俗称“撑腰糕”。

 

清明

清明前后数日祭扫祖先坟墓。扫墓时,先在坟地四周清除杂草、整地,然后摆酒菜,跪拜、烧纸帛、斋供馒头、印糕等食物。抗战胜利后,经过土地改革,祭祖活动减少。建国后,仍有保持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形式逐渐简化。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沙地人又称端阳节。一般人家都要用芦叶裹棕子,有糯米、高粱、黄稼等作原料。有的端午农历五月初五还加赤豆、红枣、肉丁等配料。端午节中午,每户大门上都悬挂富蒲、艾叶及大 蒜头,房门上及堂屋里贴”端阳符”,小孩胸前或两手腕佩戴香袋,胸挂荷包及锁片;还在室内用雄黄烧酒喷洒,或涂在小孩脸上。店主备酒菜稿赏伙计。新女婿要向岳父母家送节礼。解放后, 端午节仍保持裹棕子、送节礼等习俗。

 

立夏

这天人们要吃鸡蛋、鸭蛋、草头菜饭或草头烧饼、青蚕豆、梅子、樱桃等时鲜货,有的乡还有吃粽子的习俗,说是吃了这些东西可以防“疰夏”。

 

七月半

祭祖请客,请道士涌经,做孟兰盆会(放焰口),表示对死者的哀思。北部地区普遍烧经祭祖。解放后,此俗渐废。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有敬老尊贤的礼俗。民间有吃重阳糕的习惯,糕上插五色三角小旗。还有人登高远眺,有重九登高之意。

 

冬至

一般在农历十一月。县境北部百姓甚为重视。前一日叫“小冬”冬至日称为“大冬”,也叫“过冬”。民间有烧香、祭祖、拜节、扫墓等习俗,还有吹鼓手“闹冬”。有“大冬小年”的说法。

 

大寒

农村旧习,这天可以挖树、整枝、搭羊棚、砌猪圈、出葬、迁坟、接尸骨等,诸事不受禁忌,可以随意行动,不必另行择时选日。解放后,此种习俗逐渐改变。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晚,家家烧腊八粥,用自米或糯米掺入花生籽、豆子、青菜、芋芳、茨菇,有的还加肉丁或火腿混合煮成。

 

建房

50年代以前,凡有人建造新房,先请阴阳先生相风水,选择房址,房子的东南角,称”青龙角”,不好砌房子。凡建造新房,亲朋好友都不请自来送礼,并帮助干活,礼品为酒、肉、糕点、对联、镜框等,叫做”送搀高头人情”,女儿、女婿要加送鞭炮。当新屋框架建成,上梁合龙门时,要放爆竹,木匠师傅骑跨正梁上,往下向人群里抛馒头和糕点,称为“抛梁馒头”、“抛梁糕”表示 发财的意思,围观者高兴地争抢。新屋横梁上贴“安梁大吉”、“福星高照”、“紫气东来”、“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等红纸条。当上梁的木匠师傅敲完最后一只钉时,叫主人出来用围腰接斧头 (借音“接富”)。在上梁这天或新屋落成以后,主家要宴请各亲友,以示谢意。通东地区,上梁那天还有人上门说“利市”。60年代以后,“相风水”等迷信色彩逐步淡化,但礼物越来越重。

 

四町宅沟

海门民宅的出现始于崇明陈朝玉率先移民过来、垦荒造田、建房定居之时,迄今已有三百来年历史。后来随着移民的纷至沓来,以及原移民的子孙繁衍,海门的人口逐渐增多,经济日趋繁荣,民宅遂越建越多,星罗棋布。追溯一下海门民宅的源貌,对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海门的风土民俗以及历史文化,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深宅大院是海门民宅中最为显赫的一种。这种大宅子的四周都挖有宽大宅沟,称为“四町宅沟”。町者,田界也,宅沟成为住宅内外的界线。因为它环绕住宅四周,“四町宅沟”即由此而得名。宅内与外界的通道,一种是“吊桥”(普通木桥居多),一种是泥坝,亦即“坝径”。有吊桥的深宅大院里聚居着同姓同族的好几户人家,人口众多,屋舍俨然,恢宏气派。有首民谣形容说:“三三见九埭(排),三九廿七埭;乌鸦飞不过,凤凰来做窠”,虽然夸张过分,但也不能认为完全失实。

豪华气派的深宅大院式的民宅,一般都是有财有势的。比如,在原茅家镇西南不远处的沈兆鹏的老宅,是座“三进两场心”的大宅子,是“粮户”宅,沈兆鹏在敌伪时期曾担任过海门县的警察局长;在天补镇东面有座“沈家宅”,在解放后被改造成为天补小学,原先是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人说沈家祖先曾是举人,否则,谁能造得起呢?

也许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海门过去还有不少民宅没有“四町宅沟”,一般都挑选靠水且地形较高的地方,或泯沟旁,或横沟畔,建造草屋数间。为安全谨慎起见,将草屋四周围上竹篱,前面不封口,系上一块竹木栅门,日开夜闭,谓之“柴门”。这种“竹篱茅舍”型的民宅,主人一般都出身贫寒,但老实本分,勤劳精明。忙时“鸡叫做到鬼叫”,一身臭汗两腿乌泥;闲时搓绳结网,捞鱼摸蟹,日子倒过得辛苦实在。有句俗语说:“瓦屋里吃粥盈天响,草屋里热气腾腾蒸饭香。”说明草屋里的穷人通过勤劳双手能使生活改善,日子幸福;富家子弟如果游手好闲势必败家潦倒,弄得举家喝粥,被人耻笑。

介乎“深宅大院”型和“竹篱茅舍”型的民宅之间,还有一种名为“独宅”的民宅,其特点是“独宅独水”。所谓“独宅”,就是宅上只有一家住户建有三五间朝南屋,一般没有侧厢房;所谓“独水”,即也有“四町宅沟”,独家私有。没有左邻右舍。无嘈杂之声乱耳;自家宅沟,水绿鱼肥,鸭鹅唱和。这里住着的一般都是殷实人家,被当地人称为“乌鳅蟹”。事实上这种“独宅独水”的“独户”,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往往会被看好。如遇到“攀亲作眷”,总被介绍人说得“花好稻好”,“独户”人家总能够如愿以偿,这就是个明证。

光阴荏苒,海门的那些传统民宅现在已经消失殆尽,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宽敞高大的楼房。民宅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变化,民居的改善反映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但要是换一个视角看,假如哪一天,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宅可以“申遗”,那我们只得遗憾地弃权了。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沙地文化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