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七十年代萧山沙地人的婚礼

海门 海门人 1169浏览

七十年代的萧山沙地人,还居住在灰褐色的草舍里,他们大多是由于钱塘江的塌江而多次迁徒,才聚集到这块新涨成的沙地上,在这块犹如一张白纸的土地上,进行着艰辛的劳作。可无论生活是如何的艰辛,“男大当婚,女在当嫁”的自然规律不可逆转,人们照 样要步入婚礼殿堂,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沙地人勤劳善良,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十分的苛求,只知道“做”,而不知道“嬉”。又特爱面子,特别是儿女的婚姻“大事体”,一定会倾其所有,办得体面而隆重。

结婚被沙地人称作“做好日”或“做事体”,就在那个经济条件相当困苦的年代,沙地人的婚礼仍然热闹而又体面,别有一番情趣。

我就是在那个年代“做的好日”,那种温馨的感觉,一直在我心中荡漾……。

沙地人“做好日”大多会选在冬季,一是大家的“生活”都做空了,二是冬天的“下饭”放得牢,不会馊。

做好日的人家,前一天就在草舍的门上就贴了大红的双喜字,“稻地”上搭起了A字型的竹棚,上面用芦垫覆盖着,(这竹棚下就是摆酒筵的场所,因为草舍里面的空间太小了)A字型的尖顶上分别挂上二只圆型的米筛,米筛上也贴着大红的“双喜”字,亲戚朋友早就忙着杀鸡宰鸭,洗菜淘米,借桌搬凳,人们都穿着过年时才肯穿的新衣在忙碌着,脸上带着喜庆的色彩,东家更是满脸红光地指挥和安排着,大家只有一个心愿:把这“好日”做得圆满些,让“新娘子”风光地来“做人家”。

扁担、绳子上缠着红线、箩筐上贴上红纸,经过精心挑选的一行人马,在头天的下午就要到女方家去“发行家”(抬嫁妆),此时女方的酒筵刚结束,娘家早就将嫁妆象开展览会似的放到了堂前,任人参观,当一些亲戚夸耀着这些嫁妆如何好时,待嫁的新娘和母亲的脸上就会涌出幸福的笑容。

去挑嫁妆前,介绍人就和女方进行了沟通,要求来几副箩筐,几根扁担,要是娘家的嫁妆增多而使去的人马不够用了,此时男方的介绍人就会面临尴尬,“急都急煞”。

娘家嫁妆的多少,不完全取决于男方聘礼的多少。七十年代的“行价”男方出的聘礼大约是三百多元的现金,外加几十斤的皮棉,十几丈的布票,或几坛老酒。可娘家至少得嫁上一套圆件(木制的脚盆、马桶等),箱子,至少有六条以上的新被,还有一些瓷器,铜器、锡器,新衣服等。女方条件好的还会陪嫁一些家俱,自行车、缝纫机。所有这一切嫁妆,与男方送的聘礼远远不能成正比的。为了在场面上好看些,女方的父母会千方百计地为出嫁的女儿挣面子,而待嫁的姑娘会在过去的几年中深更半夜地挑花边挣嫁妆的。多年的辛劳,就为了给女儿体面的走到男家。

于是我们那里就有了一句戏谑的话:“养囡养强盗”。

得了手的“行郎”,挑着抬着簇新的嫁妆,他们唷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成了每年冬天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

当男方看着这么多的新东西一下子搬进了自己草舍里,真的是喜得合不拢嘴,他们连连给这些辛苦的“行郎”们递茶敬烟,好不开心。

铺床的女人一般都要父母双全,家庭美满的,被挑中铺新床的女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娘家为女儿准备的被包中,一定会塞进一个由花生、枣子、甘蔗、糖果、和一些零钱的红包,做母亲的把美好的祝愿都蕴藏在小小的红色包中——希望女儿象花朵一样的生活,早得贵子,象甘蔗那样越老越甜……。

安置好嫁妆后,挑选最好的自行车,最好是名牌的“永久”“凤凰”,就象现在要用“宝马”和“奔驰”一样去接新娘,驮新娘的人一是要有高超的车技,二是要有几次以上接新娘的经验,三是要品貌端正。新娘加上伴娘一般都有六到八人来到男家,介绍人会带上松、柏、火把、夫妻灯等领着这些骑士往女方驶去。

女方早已准备好一桌瓜果点心,迎接男家派来的使者,此时母亲正在女儿的闺房中,为女儿精心地梳妆着,叮嘱着,眼看亲手养大的女儿就要出嫁去“做人家”了,女儿就要离开娘亲,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生活,实在是有些难舍难分的,于是泪水就会情不自禁的流下来。

终于要走了,母亲为女儿拭去泪痕,千叮咛、万嘱咐地让女儿好好的去“做人家”。驮新娘子的将车子扛进了堂前,长兄或胞弟抱着新娘上了车,伴娘们七手八脚地为新娘换上新鞋,系好头巾,介绍人在女家栽下了松柏、点燃了火把、新娘子在众人的簇拥下,车子向前三次,向后三次,表示对父母依依不舍之情,驮着新娘与伴娘的车队在娘家人的欢送下,兴冲冲地向男家驶去。

翘首以盼的新郎与公婆,终于盼来了新人,新郎的姐妹立即迎上前去,热气腾腾的毛巾为新媳妇拭去一路风尘,早就有人将灌满大米的麻袋填在了新娘的脚下,寓意是让她“一脚跨进米箩里”,几个壮汉相继用几条麻袋相传着为新娘铺路“传代”,伴娘们端着糖茶,红枣喂到新娘的嘴边,所有的一切都在祝福一对新人生活甜蜜,传宗接代。

红烛映红了一对新人的脸庞,新郎拉着新娘的手,早已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摇曳的烛光照耀着草舍里喜气洋洋的新房,可新婚的第一夜新娘子却要与伴娘们同眠,新郎倌还只有睡冷板床的份,这一独特的沙地婚礼文化,只有让社会学家去研究了。

七十年代“做好日”人,就是如今让沙地面貌翻天覆地的一代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趁着改革开放的好形势,彻底地从灰暗的草舍中走了出来,成了一幢幢别墅的主人。

如今他们的儿女们也到了婚嫁的年龄,轿车接送、婚纱、摄影、空调、音响、高档的家具,豪华的婚房,这在三十年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可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虽 然今非昔比,但是沙地人还是称结婚为“做好日”或“做事体”的,那些常青的松柏,红红的火把,传递的麻袋,等传统项目仍被原封不动地保留着。

因为沙地人的“做”,才让世人刮目相看,这就是沙地人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我们的下一代多么富裕,人总是要“做事体”的。

作者——孙明明

和启海沙地人的风俗有没有相关性?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七十年代萧山沙地人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