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历史回忆——海门地区抗日战争简史

海门 海门人 5980浏览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它打破了近代中国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先例,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起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海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新四军一师部队,长期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日伪的“扫荡”、“清剿”,为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在海门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一、日军进犯,抗日民主政权建立

     1938年3月17日,日军从任港登陆,侵占南通城。3月21日清晨,由南通向海门进犯,于午前占领海门县城茅镇。海门地方民众扶老携幼,纷纷逃难,迁往外地或乡间。4月24日,日军收缩防务,撤回南通。9月21日,日军第二次进犯海门,从此长期驻扎下来。

    日军侵占海门后,放纵士兵闯入民宅,抢掠财物,奸淫妇女,滥杀无辜平民,海门人民遭受深重灾难。

    当时,在海门各地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和杂牌部队,虽然也向日军发动过几次战斗,进行过小规模的袭扰战,但由于受国民党消极抗战方针的影响,大都没有取得大的成果。广大人民群众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和国民党顽军的骚扰,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不少爱国青年和一些失掉组织关系的共产党员积极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茅珵在上海找到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王尧山,接上了组织关系。他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接触社会青年,启发革命觉悟,不断发展进步的抗日力量。瞿犊就是他首先接触的抗日志士。瞿犊和王进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石砣港和久隆镇附近多次袭击日军,名声大震。

    1938年8月,中共江苏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建立中共江北特区委员会。江北特委的建立,使通如海启地区的群众抗日斗争有了党的领导。1940年1月,海门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个中共支部——永平乡党支部成立,党员们深入农村、集镇,办民校、职工夜校,进行识字教育,启发工人、农民的政治觉悟,组织文艺演出,宣传抗日主张,为新四军东进海门作了准备。

    1939年秋,奉省委指示,茅珵领导的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部北撤海门三星镇一带。1940年8月,改称为崇启海常备旅。1940年11月初,新四军3纵8团由团长王澄、政委彭德清率领,进入海门江家镇,与常备旅会师。

    1940年11月,原中共崇明工委、中共崇启海常备旅地下组织与中共海启地下组织会合,成立中共崇启海县委员会,隶属中共南通中心县委领导。首任书记陈国权,县委驻地久隆镇易家宅。县委成立后,基层组织有了很大发展。至1941年11月,县委下辖6个区委、55个支部,党员616名。

    在县委建立的同时,海门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海门县政府建立。1941年12月海启两县合并,建立海东行署,不久改名为海启行署,驻地江家镇。同时建立和健全区、乡级政权。民主政府为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大力巩固和发展“三三制”政权,召开县、区及国民参政会,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并建立农民抗战协会,开展减租减息,发动参军运动,组建地方武装,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农民群众抗日情绪高涨。

    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使日伪惊恐不安,他们频繁地进行“扫荡”。1941年8月13日,日军集中南浦旅团和伪军数千人,对海启地区实行“大扫荡”。为了保卫刚刚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我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其中,1942年4月10日,新四军三旅七团和海启警卫团向伪军32师徐承德部发起攻击,歼师长徐承德以下80余人。6月3日,新四军三旅七团在斜桥阻击从三阳镇出动的日伪军,歼灭日军警备队长以下28人,伪军70余人。8月22日,又攻打灵甸镇据点,毙俘伪军120余人。抗日军民打出了军威,震慑了日伪。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斗争,海启地区已建成比较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在以后进行的空前尖锐、复杂的反“清乡”、反“扫荡”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日伪“清乡”,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从1943年初至1944年2月,这段时期是海启地区抗日斗争最为艰苦的相持阶段。

    1943年春,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开展了对苏中地区的“清乡”,企图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彻底摧毁我根据地,从点线的占领到面的控制,实现其伪化阴谋,巩固占领区并掠夺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太平洋战争。

    对于这一严峻局势,我根据地的各级党组织在县委的领导下,及时进行了精兵简政,开展了以“冬学、冬防、冬耕”为内容的“三冬”运动,动员党政军民做好全面反“清乡”准备。

     1943年4月,日伪对苏中四分区开始了所谓的“第一期清乡”,即“军事清乡”。日军从江南调来小林师团4个大队约3000余人,加上伪军2000余人,构筑封锁线,进行“军事清剿”,企图消灭我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日伪在“清剿”中,对海启人民进行了血腥的镇压。每到一处,就搜捕共产党员、抗日干部和民兵,捕捉壮丁,强抢民夫,奸淫妇女,抢掠财物,群众稍有反抗即惨遭杀戮。

    面对日伪的“军事清剿”,海启军民进行了英勇机智的斗争,破路拆桥、捣毁碉堡、铲平工事,打乱日伪的军事部署。在粟裕“每乡每日消灭一个敌人”的口号鼓舞下,广大群众拿起钉钯、锄头、铁叉袭击日伪军。还大力开展了锄奸斗争,采取盯梢、诱捕、“扎粽子”、“包馄饨”、“背娘舅”、“赶鸡入窝”等办法捕杀奸特,使其陷入抗日军民布下的天罗地网。短枪队英勇机智,深入虎穴捕杀敌伪重要“清乡”人员,促其坐立不安,大大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为了割断“清乡”区内外的交通联系,围歼抗日武装,日伪沿“清乡”区边沿用竹篱笆构筑封锁线,建起了许多碉堡、了望哨、检问所。对此,我广大军民积极响应上级党委“不让敌人筑篱笆”的号召,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破击战。7月1日夜,海启广大军民一起出动,焚烧日伪军惨淡经营了3个月的竹篱笆。

    1943年6月,日伪继“军事清乡”后,开始“政治清乡”,企图摧毁我抗日政权,强制推行保甲制度,实现对广大农村的伪化统治。为破击日伪“强化编查保甲”的阴谋,海门人民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日伪集中兵力将一个地区封锁起来编查时,身份已公开的党员、干部和青壮年临时转移,留下老弱敷衍搪塞。日伪军一撤离,干部即回到原地慰问群众,抚恤、救济受难者。在靠近日伪据点的地方,控制“两面派”乡、保长,搞慢编、乱编、假编。至9月中旬,海启地区52个乡撕去门户牌,25600户烧毁户口册,使日伪推行的编保甲制度处于停顿状态。

    为了进一步打击日伪,8月15日起,我抗日军民对“清乡”区内的日伪发动了一次全面政治攻势,写警告书、劝告信,散发《“清乡”人员自新条例》等,接着又发动了全面的军事攻势,主力部队分路袭击日伪据点和封锁线,短枪队和游击队深入据点除汉奸缴枪支。民兵、群众在据点附近举行武装示威。伪方人员在广大军民的强大攻势下,纷纷向我自首,伪政工人员纷纷逃亡。

    就在反日伪第一期“清乡”斗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奉命打入伪军的地方抗日武装汤景延团(简称“汤团”)根据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的决定,于1943年9月29日夜,在各个驻地同时暴动成功,胜利地返回了根据地,成功地演出了一幕新的“木马计”。

   日伪在历时6个月的第一期“清乡”宣告破产后,接着又搞了3个月的延期“清乡”。1944年1月,日伪“延期清乡”局部得逞后,又开始了所谓“高度清乡”。期间,日伪加强了军事“清剿”,派兵占领大小集镇,构筑据点,采取毁灭性的大烧杀政策。以森岛为首的日军机动部队在海中区一次就将15名群众迫入竖河镇大河活活淹死。1944年4月3日,在吕四区二补乡,日伪点火烧毁49个宅子、162户房屋200余间、床柜145张、粮食293石,以及家禽、家畜6000多只,大火烧了整整7个小时,反“清乡”斗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针对新的形势,县委采取了新的斗争策略,整顿遭受破坏的党、政、群组织,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组织精干武装,打击日伪,派出短枪队深入敌伪势力猖獗的地区,镇压叛徒、汉奸、特务。同时,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反抽壮丁、反自首、反伪捐等多种辅助斗争,不断打击、消耗日伪军力量,终于扭转了不利局面,达到了坚持原地斗争、保存有生力量,休整自己,准备反击的目的。

     三、军民反据点斗争,抗日反攻开始  

    1944年5月,海门军民开始进入反据点斗争。海启地方武装首先攻下竖河镇日伪据点。6月,拔除袁家河头据点。10月逼退富安镇据点,又取得了朱家饭店和木行头战斗的胜利。至年底,海启地区先后攻克和逼退日伪据点20多个,战果辉煌,大大消耗了日伪军的有生力量。

    至此,启海军民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进行大小战斗2165次,攻克敌据点24处,杀伤日伪军984名,俘虏日伪军1710名,缴获枪械1000余支,终于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

    1945年春,全县从上而下广泛开展了评选英雄模范的活动,县、区层层召开表彰英雄模范大会。3月10日至4月21日,苏中四地委、四专署、第四军分区在东台三仓河召开了英雄模范庆功大会,海启地区受表彰的有黄士奇、王祥、何凤升等20多人。

    此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海门军民在继续反击日伪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武装建设、民主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迎接大反攻的到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盘踞在三阳、悦来、麒麟等镇的伪军,被我东南警卫团在大悲殿附近公路上伏击,歼灭敌人130余人。8月25日,吕四至包场一线所有据点的日伪军撤逃。8月31日,东南警卫团进驻三厂镇。9月1日,海门县城茅镇回到人民怀抱。县委召开群众大会,庆祝抗战胜利,受尽日本侵略军蹂躏的海门人民,沉浸在一片胜利的欢乐之中。

    9月2日,日本天皇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战争至此胜利结束。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海门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受了长期艰苦、复杂斗争的考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战中,全县牺牲的县级领导3名,区级领导4名,乡、连职干部29名,其他党员、干部297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海门军民正是以自己的血肉,胜利地保卫了抗日民主根据地。

    海门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功不可没,它将永载青史,流芳百世。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历史回忆——海门地区抗日战争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