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海门历史上有一位神医

海门 海门人 1078浏览

在海门市正余镇邢柏村12组,有座马云山纪念馆,坐北朝南,背靠通吕运河。此纪念馆为纪念太平天国的名医马云山,由百姓自筹而建。马云山在海门东部地区行医22年,救人无数,恩泽一方,虽没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但他的故事却民间代代相传。

马云山系四川巴县人,1804年出生于医学世家,精通医术,1886年病逝于海门通东地区。

 

1849年,年过四旬的马云山迫于生计独自前往广西金田村行医。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此地起义。起义军与清军连续几个月作战,伤亡惨重,大量的伤兵急需救治,马云山同情义军,就加入义军成了一名军医。

随后几年,马云山随义军转战武昌、九江、安庆、芜湖等地,沿途救活大量伤兵,一时名扬全军。1853年3月19日,义军占领江南重镇江宁(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由于马云山医术高超,被洪秀全的天王府选为御医,成为天王府一班人的贴身保健医生。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当年7月19日,湘军攻破,宣告太平天国灭亡。马云山混在难民中,星夜逃出天京,但很快被清廷通缉。

流落海门 恩泽一方

1864年8月上旬,60岁的马云山隐姓埋名,以江湖郎中身份顺江东下,后落脚于海门市通东地区的僻僻坊间邢柏王氏处(今正余镇邢柏村一带)继续行医,因医术精湛,为人谦勤,为百姓疗治好许多难病恶疹,且许多时候不收穷苦人的分文,常日夜四处义务出诊。他唯民众康健为心愿,解患者苦痛作担当,在邢柏及周围民间树立起极高的声望。

马云山结合实践,广泛地学习各家之长,所以水平很高,有许多独特的手段。他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救活了不少人。一次有个“挑大麦”的人,全身浮肿,又黄又白,病情十分险恶。别的医生看了,都说没得救。马云山经过细致诊察,只用了两剂草药就把他的病治好了。22年里,马云山善于抓住主症,对症下药,根据不少老人叙述,不少人起死回生,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

马云山在通东地区的那段时间,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再加缺医少药,不少幼儿因病而夭折。他成功地挽救了不少幼儿的生命。他通过不断摸索,从皮疹的特征来鉴别天花、麻疹和水痘,并对小儿的生理、病理有了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他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整套诊治方法。

魂归邢柏 流芳百世

1886年夏天,江海大地瘟疫流行,病人不计其数。八旬老人马云山为治病救人,不遗余力,连续两个多月日夜辛劳,终因过分劳累,昏迷不醒,于当年古历七月十三去世。百姓惊闻噩耗,悲痛欲绝,含泪将其遗体收殓于当地,筑义冢纪念。

马云山终身未娶,行医60余年,可以说救人无数。自1886年故世后,百多年来,马云山之塚,历经风雨,但始终香火缭绕。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邢柏村利用这一人文资源,对马云山纪念馆进行了修建,提档升级为“马云山人文历史博览苑”。2007年8月,由正余镇的许多民间人士自发集资兴建的马云山纪念馆正式落成。

原载于2017年7月3日《南通日报》

作者:陆佳晖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海门历史上有一位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