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沙地风情录》—有趣的沙地地名

海门 海门人 1313浏览

作为大吴文化重要影响区的一块文化地域,沙地滨江临海,其地貌形成、地理条件有它的历史特殊性,是一个颇具区域特色的文化群体,这可以通过许多富有地理和草根文化特色的地名显示出来。

吕四港、大洋港、三条港、塘芦港、富校港、灯杆港、白港、庙港、新港、二效、三效,还有海门的东灶港、青龙港,崇明的南门港、堡镇港、青鱼港、白港、老效港、七效港、六效港。为什么沙地有如此众多以“港”以“效”为名的地名呢?

原来,沙地在成陆过程中有许多人江入海之口,伴随着潮汐涨落进出沙地,因此凡可停泊舟船的港叉,沙地人都称之为“港”或“效”。另据《崇明县志》称, 两沙之间日久渐狭的流水,因势利导成渠后就成“洪”,所以海门有大洪镇,启东就有大洪头、小洪头的地名,崇明有老洪头、盘船洪、塞沙洪、三沙洪、涨水洪等地名。由于临海,沙地盐民用海水晒盐,而晒盐自然需要有盐场,于是出现了启东吕四场、海门包场等地名。清朝时,还曾一度划场设官,管理盐民。由于所围垦的海滩新成陆地,因此必须筑圩防潮,沙地人叫“套圩”,那围垦成的地方,就叫“圩”,因而沙地有圩角、三圩、四圩、五圩、小圩、大圩角圩、脚盆圩、合兴圩(沙地音 “于”)等这些特殊的地名。新垦土地,当然需要规划,沙地人就按照一匡一匡、一堤一堤来划分,于是就出现了二匡、六匡和三堤、四堤、五堤和石堤之名。历史 上,吕四地方还以“总”区分地域,至今还有十二总、廿四总等等。沙地港汊河汊多,必须筑桥通行,因此沙地以桥为地名的就并不鲜见。如吕四镇的牛桥,惠萍镇 的陆家桥,大兴镇的高桥,南阳镇的杨家桥,久隆镇的新开桥,近海镇的新华桥,兆民镇的南星桥、北星桥、大仙桥,等等。沙地土性粘性好,沙民为了建筑房屋, 设窑烧砖制瓦,因而一些地方就以“窑”为名,如合作的北窑头镇、少直的陆茂荣窑、向阳镇的向阳窑等等。

有人曾将许多沙地地名联缀起来,读来很有意思:近海海堤堤近海;临江江岸岸临江。桃园郭园邓园盛开桃花梅花桂花;河口洋口沿口遍地河鲜江鲜海鲜。古卉 古园古坝,古坝四通连岔南岔北场南场北;新联新开新店,新店百货销闸东闸西平东平西。四安僮子戏班赴三阳江滨影剧院献演忠义英雄谱;六匡山歌剧社来二甲小 海娱乐城喜唱瑞祥万年欢。竖河里癫团翻岸头经包场波汲滨跨过江心沙木桩,畅游厂洪海洪;秀山上麒麟穿庙桥涉秦潭越新港登攀圆陀角石堤,观瞻寅阳向阳。

俗是草根文化的本质。沙地许多地名特别是镇名也体现了沙地草根文化的特征。历史上,启东沙地有200多条集镇,考察这些镇名的由来,我们会发现不少是 沙地居民用口头语乃至土话命名,可谓俗到极点,也雅到妙处。譬如拿人的肢体和行为来命名集镇的有巴掌镇、脚跟镇、眼馋镇、刺毛镇;有的用经营的主要物品来 命名,如糖坊、草镇、稻草行、海蜇镇、螃蜞行、挂刀镇;有的以动物来命名:如黄狼镇、瘌团镇、老虎尾巴镇;有的干脆用创建者的姓名或人物外号直接命名,如 龚家镇、曹家镇、洪飞镇、沙老虎店、陆凤芝店、蒋大姐店、杨牛郎店、黄渭清店、张先生店;还有的拿所处的地理位置或地域形成来命名,如汇龙镇因其成陆的沙 地上有许多弯弯曲曲的天然港叉,向北再折向通人大海,远远望去形似龙状,因此叫汇龙镇;海复镇因为“三百年前坍入大洋,后来又复渐渐长”起名;寅阳镇因 “日出寅卯”谓之,吕四镇则因为传说八仙之一吕洞滨四次光临而得名。

可见,沙地地名完全植根于沙地滨江临海的地域和地理特征,散发着沙地居民草根文化的阵阵清香。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沙地风情录》—有趣的沙地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