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海门西郊出土的清代墓志

海门 海门人 1278浏览

4月5日,海门城市建设的重大工程之一丝绸路西延工程的工作组,在组织人员对海门镇海西村一处墓地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四方清代墓志青砖,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不少同志的兴趣,也有一些朋友询问详情,为此补记此文,以作解答。
墓志是墓葬中记有死者家世传记的铭刻物,多为石质,也有用砖,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朝鲜和日本。在东汉晚期墓葬和西晋墓中,已有与墓志相仿的方版。铭文 在演变中也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先叙姓名、籍贯、家世谱系,再叙生平事迹和官职履历,最后记卒葬年月及葬地。墓志是反映古代丧葬习俗的实物资料,有重要的历 史价值,可补史籍之不足,又是墓葬的可靠断代物。有人将墓志误以为是墓碑,其实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墓碑是立于墓地上的铭刻物,一般仅刻有死者姓名,是坟墓 和死者公开的标志物。而墓志是置于墓葬中的铭刻物,有详尽的文字记载,换句通俗的话说,墓志是让死者带到另一个世界去的“身份证”和“介绍信”。
西郊出土的四方墓志均为砖质,其中二方为方形,二方为长方形。从铭文中可知墓主均姓张,估计出于同一家族,其中张国华、张国昌为兄弟俩,分别生于乾隆 五十四年和乾隆五十六年,卒于嘉庆十三年,并合葬一墓。四方墓志铭文都较为简单,并无生平事迹和歌功颂德之词,可见死者仅是平民百姓。死者虽非名人,但墓 志上所刻“墓在裙带沙洒带老三案内南新圩”等文字却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研究海门历史演变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
海门南部于清代康熙后期至雍正年间重新涨沙成陆,其中有一较大沙洲称裙带沙。裙带沙由南北两个沙洲相连而成,中部狭长如带,其名称可能因此而来。裙带 沙的范围大致相当现在的德胜镇中西部地区和海门市区一带。乾隆三十三年(1768),清政府恢复海门建置,并将厅署设于裙带沙上的茅家镇,从此裙带沙成为 海门的中心区域而日趋繁荣。在海门镇海西村距墓志出土地点不远的地方,就有由陈朝玉儿子陈浩、女儿刘陈氏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捐建的涸苏堂(今社会 福利院内),涸苏堂最早是崇明人的寓居地,可见那时海西村一带已成为崇明人的聚居之地,根据墓志的主人生卒年代估计,他们也应该是崇明人。
至于“洒带老三案”“南新圩”等史籍上都无记载。所谓“案”是指“沙案”,当时沙洲初涨,皆属无主,围垦者就向官府报科,交纳银两,便可开发,所垦区 域便称为“案”并冠于名称。从墓志铭中可知,海门西郊一带当时称为“洒带案”,“洒带案”同时划分一案、二案、三案……,而且是从西向东排列。这样,我们 就可理解为什么海门镇上原有一条竖河称为“七案河”(今江海路)了。不少人误将此竖河称为“七贤河”,据此也可得到明确的纠正。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海门西郊出土的清代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