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镇:清康熙末年,一茅姓人家在自家墙边设几张“踏子板”交易荤素菜,逐步形成集镇,人们称之为茅家镇。乾隆三十九年(1774),为海门厅署所在地。民国时期,为县政府所在地。有一横一竖两条主街道。民国23年后,以引线弄为界,东部为文成镇,西部为武成镇。民国35年合称文武示范镇。民国37年复称茅家镇。1965年改称海门镇。民国38年2月至2008年,为海门县(市)党委、政府所在地。茅家镇政府(公社)、海门镇政府机关驻地。
吴家镇:位于今开发区建南村,形成于清乾隆初年。集镇以吴姓为主,得名吴家镇。1976年,开挖海门河,集镇废弃。
富民镇:位于现开发区富三村,形成于清乾隆初年。因集镇所在地原称富民沙,得名富民镇。镇内有海宁寺,寺内有一棵200多年的银杏树,是当时长江航行标志。1958年,建东风居民点,关帝庙被拆,集镇废弃。
黄利生店:位于民生河西、通沙河南,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原为黄利生开设的路边小店。1957年至2000年3月为江滨乡政府驻地,后融入海门城区。
通源镇:位于今通源市场,形成于清乾隆初年。乾隆三十三年(1768),海门设厅时,初为厅署所在地。1994年后,融入海门城区。
大脚镇:位于现大脚河南,形成于清嘉庆初年,因大脚河得名大脚镇,1951年坍入长江。
搭连镇:位于今振帮村,形成于清光绪初年。因镇形酷似背小孩用的褡裢,故名褡裢镇,后称搭连镇。20世纪80年代,因紧靠新兴的北电灌站,集镇废弃。
上张家镇:位于大千市场北侧,形成于清光绪末年。镇上以张姓人家居多,得名张家镇。后因德胜镇也有张家镇,民间称其上张家镇。1975年在样板片建设中废弃。
圩角镇:形成于民国初年,因紧靠圩角港得名圩角镇,60年代初坍入长江。
大桥镇:形成于清康熙末年,位于青西河南中海村。当时,有一艘装满垦荒者的船只北上,翻沉于此,幸存者在此定居,以船形状建成此镇,初名船形镇,后更名大桥镇。2008年,集镇的古石街上,有3间清代厅堂建筑,旧式排门板,留存着古镇痕迹,列县级文物保护名录。
横沙镇:位于今沙东村,形成于民国初年。因江南横沙岛一批垦荒者到此定居、摆摊,故名横沙镇。1958年,圩角河开直,集镇搬迁至河东,形成新横沙镇。1958—1992年,为秀山乡政府(公社)机关驻地。2008年,集镇仍在。
史家镇:位于今高店村,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因“洽记”鱼行老板史小山得名史家镇。民国初年,张謇在此兴办实业,一度热闹。新中国成立初,江坍,集镇北迁2公里,形成新史家镇。2008年,新史家镇有5家小店、1个农贸集市。
北电灌站:位于今城兴村,1960年形成集镇,因北电灌站而得名。1960年8月至1992年,为新海乡政府(公社)机关驻地。2000年后,集镇融入海门城区。
还有陈三和桥、木棚镇等小集镇,形成来历无考。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海门镇的老集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