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沙地农家菜之地皮小菜

海门 海门人 673浏览

沙地百姓引以为傲的是,长江之口泥沙沉积的这片水土能够带来如此丰饶而又区别于其它地方的物产,让这里的地皮小菜充满色彩和滋味。因为丰沛的雨水滋润,沙地长出了特有的青皮茄子、洋扁豆等,因为独有的犟黄泥,沙地的香沙芋、香芋富含更多的微量元素,口感软糯干香。这是自然的恩赐,更是一方百姓的汗水。

几乎所有沙地人的三餐,都是从自家的菜园摘取地皮小菜,做成天然健康的食物。

春雷响过,竹笋破土,苍翠的雪里蕻在光合作用后蓄满糖分,耐寒的豌豆挨过霜冻变得鲜嫩无比。三种食材,加上鸡窝里掏出的老母鸡蛋,就能做成一道富有沙地特色的雪菜竹笋小豌豆鸡蛋汤。

这是守候整个冬天,大地带给沙地百姓的馈赠。

随着雨水的逐日丰沛,蚕豆花开花落。农忙的夜晚,豆荚中的果实越长越绽。终于,吃炒青蚕豆的季节到了。

重油加葱爆炒,只消三五分钟,青蚕豆烧熟,连皮带肉,入口即化,清香味四溢。

盛夏的菜园盛产毛豆和斑椒。毛豆是六月黄,斑椒是本土甜椒。斑椒炒毛豆,两种不同的绿色交汇,幻化出天然的清爽。

这是沙地人偏爱的美食,炒一盘下酒,能与肉类媲美。

秋高气爽的时节,丰收的喜悦挂在了人们的脸上。茄树上长出了新一拨青皮茄子,藤架上的洋扁豆成熟,青皮茄子洋扁豆成为农家的招牌菜肴。

煮沸的锅内,洋扁豆在汤汁中翻滚,农户用锋利的菜刀把茄子一块块削入锅。这种带着即兴表演式的厨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菜肴的鲜味和色彩。成菜后,清香四溢。

跟着洋扁豆一起快速成熟的,还有香沙芋和香芋。

广刂  (guǎng)皮香沙芋和海门山羊肉一起红烧,海门山歌里唱成味道可以香飘三里,“馋死南北三埭四邻八舍,黑白黄灰老猫猊”,可见其好吃程度。而与香沙芋一字之差的香芋,外表粗糙,内心致密,它们被沙地人刮洗干净切片,和香茶干一起,加入大豆酱汁红烧,二“香”结合,能够生出过筷难忘的奇香。

时间走到冬季,菜园里的大蒜叶子越发的招摇。村里的豆腐作坊用当季的黄豆做出口味醇厚的老豆腐,买回切块下锅,撒几星大蒜的叶子,又是一道美味。

大蒜叶滚豆腐,白色和青色的组合,一清二白,最适合初冬时节暖身,也适合隆冬时候养胃。

跟随季节的脚步,沙地百姓在自己的菜园里播种,收获一畦又一畦天然的地皮小菜,自给自足的快乐和满足从未停下。对他们而言,这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可在城市居民眼中,新鲜的地皮小菜都是珍贵的有机农产品。老百姓吃进肚里的,是自家的蔬菜,更是天然的健康。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沙地农家菜之地皮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