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海门家纺产业转型升级调研实录

海门 海门人 746浏览

文 | 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粟日

来源 | 阿里研究院

导语:

海门,这个人口仅有100万的南通代管县级市,中国最大规模的家纺产业集群就聚集在这里。海门家纺产业集群拥有各类家纺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家纺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

集群区内具有30多年历史的叠石桥家纺专业大市场——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是与德国法兰克福、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等齐名的,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套最全、功能最强的家纺专业特色大市场。2015年交易额560亿元。

8月8日-9日,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游五洋、资深专家杨建辉、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粟日一行调研了中国最大的家纺产业集群—江苏海门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拜访当地企业、走访交易市场,与当地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电商企业座谈,切身感受互联网给传统家纺业带来的变化和革新。

一、产业转型升级:变天迫在眉睫

同所有传统制造业一样,海门家纺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之中,很多企业家凭借勤劳的本质和十几年的奋斗将企业做到现在的规模,这是海门家纺产业的现实。

研究院调研的第一家企业凯盛家纺是当地一家著名企业,创始人为凯盛家纺徐瑞鹏。企业主营床单、被套、枕套等“四件套”,拥有自有品牌凯盛,以及独家代理 索玛达等意大利、美国家纺品牌。企业自有工厂工人220人左右,2015年销售额3亿左右。徐瑞鹏1982年开始做绣品生意,80年代中期至91年,在沈 阳从事家纺产品的批发生意。91年开始回海门自己办厂,主要通过订货会发展经销商走线下实体门店。凭借徐总独到的市场眼光和经营才干,企业一步步脱颖而 出,发展壮大。

第二家的圣富莱家纺公司,老板也是海门人,20岁去沈阳五爱批发市场打拼,一直从事家纺批发贸易,从广东进货,再卖到当地,实际上是总代理的角 色。据老板称,当时已经做到本地前十的水平,一年销售额1000多万。2002年回到家乡,办起了家纺工厂,现在工厂有100多人,年销售额超过6000 万。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如今海门家纺规模以上企业发展路径几乎都是大同小异。海门家纺产业发展史就是中国制造业的昨天,与WTO带来的产业转移浪潮,产业集群与块状经济发展,传统批发市场与订货制的兴衰,以及中国式城镇化息息相关。

今天,和中国制造业一样,海门家纺产业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面临转型升级压力。近年来,整个家纺行业由于人口结构元素增速大幅放 缓,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850家家纺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几乎零增长,而在2011年,增速还是23%。传统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产业升级迫在 眉睫。

二、互联网转型非一蹴而就

人除非到了没办法的时候,不会换一个活法,这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参差不齐、进度不一的主要原因。目前,海门家纺产业的互联网+转型仍在踌躇,一方面传统模式还在维持,同时也不排斥创新,但仍在进行小规模探索和尝试。

海门家纺产业涉足电商的普遍形式,是企业组织自己的电商团队,多渠道运营,线上电子商务零售,线下还是传统批发和经销制,通过经销商代理销售,总体而言,线上部分销售额的占比并不大。

在本次调研的三家企业中,凯盛家饰早在7年前就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并在天猫开店,目前全年网络零售额约为1000万,占公司总销售额不足5%。 圣富莱家纺在短暂尝试电商受挫后继续主要经营线下生意。美罗寝具也是一家年营收规模超过3亿的大型企业,2011年试水电商,公司高层认为自己对互联网的 实质理解并不到位,电商运营也不算成功,曾找过代运营经营,但效果不理想。现在重新组建自有电商团队重整旗鼓再次出发。

综合来看,海门家纺产业转型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思维方式和经营观念,多数大型企业仍然将互联网看做一个卖货渠道,对新兴事物特殊对待,常年保持 “试水”心态,并未真正实现商业的互联网+,部分企业甚至线上线下两条生产线,销售的产品完全不同。大型工厂产品均主打中高端市场,线下因通过经销商代理 销售,在零售环节加价较大(零售价一般是出厂价的3-5倍),因此价格更高。

很多企业仍然认为,线上零售难以体现规模效应,物流成本也更高,但实际上,快递物流承担最后一公里隐性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综合成本是更低的。大部分企业仍然保持着这样的观念,即线下经营是主流市场,有足够的“正统”性,电子商务只能为“用”,不能为“体”。

与大型工厂不同,小工厂的网供进行得如火如荼,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一些专营网供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很多电商商家采用一件代发的模 式,综合成本总体更低,价格也更具竞争力。相比大工厂,中小型工厂更灵活,快速反应,小批量,高频次供货的供应链能力更强,反而在互联网浪潮中获得了一定 优势。

近年来微商发展也十分迅速,一些厂家开始为微商专供,例如丽本家纺,已经做到 了1000-2000万每年的规模。但是粉丝经济的发展仍有不成熟之处,微商仅凭社交网络经营,缺乏诚信体系,产品质量评价监督体系,这也是微商市场一度 混乱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问题,1688现在专门开发了一款名为“采源宝”的APP微商货源平台,为微商供货,通过线下验厂,严格准入的办法,力图从货源 端净化微商环境,这也是阿里与腾讯在产业升级领域事实上的一次合作。

三、传统产业电子商务的“厂二代”现象

像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家一样,海门家纺老板们的创业历程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但共同点是,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均由老板的儿子管理负责,在全国,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不得不说也是一种中国经济的特色。这些企业家的子女有着相似的人生历程,大学时代被父母送到国外深造,回国后或在其他地方工作,或直接进入老爸的公司工作。

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在其他机构上班的子女,最终还是跳槽回到了父母的企业,并最终担任电商部门负责人。相比他们的父母,他们对时代脉搏的把握更加准确,也更具备互联网思维,那些对网红、粉丝经济、直播营销等陌生名词毫无概念的一代企业家们凭借自己敏锐的商业直觉,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例如,南通“世相”家纺的创始人邱总也是典型的创二代,父母在广州经商,从小衣食无忧使他有更多创新创意和产品升级,新锐品牌“世相”使用埃及长绒棉、进口纱线等高端面料,并采用无荧光染剂,很好地适应了消费升级的趋势,产品供不应求。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创二代、厂二代现象也是产业集群电商人才匮乏的写照。有时候,不是老板任人唯亲,是因为除了亲戚之外真的无人可用。很多企业负责人均表示,当地电子商务人才难得,优秀的人才都在向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迁移,海门当地很难留得住人。圣富莱家纺的老板称,自己的表妹是麻省理工 的,对互联网也略知一二,但是毕竟不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不能回国,当地又很难找到电商人才,因此多年不得其门而入。加上现在人力成本上涨迅速,除了人工上涨外,当地企业抱怨得最多的就是电商人才跳槽快,因为是稀缺资源,这些人才也很容易找到跳槽机会,平均在职时间很短。

可以预料,中国制造业将随着厂二代的成熟而顺利完成转型,正如某句名言所说,一个社会思维方式的改变,并不是人们的思想真的改变了,而是因为具 有新思维的新一代成熟了。实际上,厂二代也发生了分化,一些人独立自主,勤奋务实,创新能力十足,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二代,另外一些人则坐享祖业,好逸 恶劳,中国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成为二代之间的竞争。

四、平台责任: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中国的消费升级已经开始,但产业互联网化,商业互联网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人力、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涨,很多行业的原有增长模式将无以为继。届时,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线上品质分层,服务分层,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趋势。

而平台所应尽的责任,是提供一个更加公平、有效、有序、良性的竞争环境,改善行业的生存状态,拓宽企业的发展前景,保证优胜劣汰,确保市场机制成为资源分配的核心要素,这也是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海门家纺产业转型升级调研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