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是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江苏省教育先进县(市),还是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县(市)和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工作评估连续三年名列南通六县(市)首位,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江苏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评估考核先进单位、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县(市、区)。
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市区域现代化装备建设全面达标,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管理和使用达到《江苏省技术装备标准》二类要 求,计算机生机比高中、初中、小学分别达7.4:1、9.8:1、12.7:1,师机比分别达1.2:1、1.7:1、1.6:1,校校建成校园网和学校网站,都建有课件制作室、闭路电视系统、监控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配有电子备课平台、校园网教学管理平台、数字化校园知识管理平台,人事、教务、装备、后 勤、图书馆、实验室等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教育质量上台阶工程成效显著。高考“本二”以上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居全省第二,海中学生实现了国际奥赛金牌“零”的突破。幼儿园三年入园率达 94.4%;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100%,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62%;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100%、 99.88%、99.7%;职高毕业率超过99%,就业率达96.7%;初中毕业后升学率达98.68%。
教育布局不断优化。对东洲中学及其开发区校区、海南中学、实验学校、实验小学和通源小学、通源幼儿园、海南幼儿园进行了扩规改造,兴建了光 华幼儿园,从而使市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市区初中的招生人数由原先占全市初中招生总人数的20%扩大到了32%。农村学校方面,实施了四 甲初中、国强初中的合并,通光初中和包场镇中的合并,常乐初中开始实施整体改造,南北校区今年实现了初一招生的一体化;在乡镇小学调整方面,今年共撤并村 小10所;结合省优质幼儿园创建,汤家等幼儿园实施了扩建和改造,使农村教育资源不断向着优化组合的方向发展。据统计,今年全市共有15所学校实施改建扩 建工程,共投资5651.6万元,完成基建校舍54166m2;根据今年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在危房改造方面,共投入维修资金4672.19万元,拆除危 房2730m2,维修加固校舍13174m2,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
师资素质不断提升。加大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文化、业务进修,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教师学历达标率提升至 100%、99.67%、97.29%、 97.39%、89.85%。以学科中心组、区域教育共同体等为平台,加强城乡联动,通过定期集体备课、相互随堂听课、实施资源共享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 活动,优化了教师专业培养机制,实现了城乡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搭建名师成长平台,强化名师成长内驱。全市现有在职省特级教师14人,南通市学科带头 人、骨干教师95名,海门市级以上教育骨干431名,其中初中、小学教育骨干289名,占67 %。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海门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