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纪中期,东布洲的连陆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并接。唐初到五代,长江口有东沙、西沙、东洲、布洲等沙洲,西沙又称顾俊沙。东洲与布洲是五代初 长江口的两个较大的沙洲。东洲和布洲并接后称东布洲,东布洲与顾俊沙及一些小沙洲合称海门岛。东布洲与大陆连接后,长江北岸砂咀扩展到现在的启东市的东部 一带,古称宋蓼角嘴,现在南通市的东部范围大体形成。吴越国,开国于西历八百九十二年,隐国于西历978年,自吴越国隐后,吴越故都杭州附近的吴越世家子 弟被迫迁离故土,同时随之迁移还有一部分吴越遗民。余下的另一部分以湖州人为主的吴越移民则继续北上,到达长江南岸,再沿江溯东而迁,并不时的随地而安, 直到长江南岸最东处(今上海北部),最后北渡长江,到达吴越早期移民的聚集地瀛洲。所以今日张家港以东沿江南岸、瀛洲地区与湖州口音大致相似,但也夹杂了 不少杭嘉口音.
元末到清初,通州东部江岸发生大规模坍塌。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从通州余西到余东一线以南的长江中,一个个沙洲纷纷出水。18世纪中期建立海门直隶 厅,此后,海门厅及其以东、以南的沙洲,逐步与通州大陆连接,这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四次大并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南通的境域形成。 所谓‘沙’也就是岛的意思,‘沙地人’即‘来自岛屿的人’的意思。启海南部曾是岛群(古称瀛洲),所以北部大陆的吕四人称之为‘沙地人’,而不是什么歪理 学说沙地人的称谓是对来自沙洲(张家港)移民的称呼。启海话跟张家港话的确是差不多,个中的原由我曾在《吴越移史》一文中论述过,这里就不浪费口舌了,有 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真正的启海人(说南部启海话的)在今启海一带开拓的历史不超过150年(启东不到100年),是太平天国时期,在今上海.苏州沿 江一带的居民为躲避战乱移民岛群的 南通人从没达过启海地区,现在的启海是启海人通东人这些吴越人开拓的。南通的地盘只在南通城。
978年吴越移民就到了启海,11世纪东布洲才和大陆相连。 西历978年湖州人,常州人移民启海地区。 11世纪中期,东布洲连陆。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从通州余西到余东一线以南的长江中,一个个沙洲纷纷出水。启海人(说南部启海话的)在今启海一带开拓 的历史不超过150年(启东不到100年),上海.苏州居民移民岛群。 乾隆三十三年(1768)设立海门直隶厅,直属江苏省管辖。1912年,民国政府废州厅设县,江苏通州改称南通县,属苏常道管辖,驻地苏州海门厅改称海门 县, 属沪海道,驻地上海 1928年,设立上海特别市,南通县东北部,海门县中部,崇明县北部划出设启东县。我们祖祖辈辈都只知道自己是海门人,什么时候变成南通人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张謇带去迁到苏北沿海的人至今还讲自己是海门人,讲的是海门话呢 。我们是南通人?是启海人?是海门人?海门沙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