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三和镇的老集镇有哪些?

海门 海门人 1369浏览

上三和镇:位于三南公路、通海公路交会处。清乾隆年间(1736—1795),徐、杜、沈3家在此开店设铺渐成集镇,称三和镇。后因境内东部地区也有“三和镇”,遂改称上三和镇。1957—2008年,为三和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小三和镇:位于上三和镇西500米处。抗日战争期间,当地人陆元高开办染布店和收花部,生意红火。后建起一座庙宇,取名陆家观音堂。每到出会之日,求神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其热闹如同上三和镇一般,故称小三和镇。20世纪50年代,染坊、花部停业,庙宇改建为红星民办初级小学,集镇废弃。

大兴镇:位于今大兴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该镇分别通向南通和牛洪港,车水马龙,十分兴旺,得名大兴镇。镇上有座东岳庙,农历三月廿八,庙会时,生意人云集,赶集、观热闹的有千人以上。2008年,该镇成为三和镇的交通枢纽。

宋季镇:位于今岸角村,形成于清乾隆末年,河东是季家小店,河西是宋家小店,取名宋季镇。民国35年(1946),国民党在宋季镇设乡公所。2008年,宋季镇有一家便民小店。

通海镇:位于今兄弟村,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因连接通州、海门,取名通海镇。街道由不规则石块铺成,两侧商行大小百余个,一度繁荣。2008年,碎石铺成的老街仍然完好,百年老镇的遗迹依然可见。

牛洪港镇:位于今三南村,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因紧靠牛洪港,初名牛洪港镇。为方便港东港西行人来往,后在津口处建长桥,取名津桥,牛洪港镇更名津桥镇。民国23年(1934),江堤不断坍失,港口北移,津桥镇分成南镇、北镇。60年代,南镇居民迁往三江村,只留下北镇。2008年,北镇有商店、早市场、肉铺、药店等。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三和镇的老集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