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是长江入海口的一片文化热土,清末状元张謇、书画家王个簃、文学家陆侃如、现代诗人卞之琳等历史名人都在家乡的土地上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被誉为”海潮音、浪花调”的海门山歌三进京城,中央电视台专题片《山歌融融话海门》使世界认识了海门,成了海门人的一张名片。
2008年,全市文化,紧紧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团结拼搏,锐志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文化活动蓬勃发展。2008年,组织开展了10大文化活动、六大文化赛事、承办三大主题文艺晚会。山歌表演节目《江波海浪歌对歌》参加全国 首届农民文艺汇演,获“丰收奖”,举办的海门市第三届“海门之夏”广场文化系列演出活动,历时2个月,演出23场次,23个乡镇和部门,300多个优秀节 目参加演出,20多万观众参与互动,深受群众欢迎。组织开展的送戏下乡37场次,送书4万余册,送电影2700多场,市财政送电影246场,完成了市政府 下达的“三送”任务。参与组织了“情系灾民,四海一家”大型赈灾义演,举办了抗震救灾专题摄影、书法、美术展,出版了抗震救灾诗歌专辑。成功承办了第十三 届中国海门金花节——“花开盛世”大型文艺晚会和海门平安夜《政法十佳忠诚卫士》首届表彰颁奖晚会,受到广泛好评。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开展了我与“农家书屋”三言两语正文比赛,造气氛,鼓干劲。至2008年底,全市村村建成农 家书屋,实现一片红,圆满完成南通市下达给我市的创建指标。市财政实行以奖代拨政策,对活动开展的正常、基础设施维护得好的乡镇文化活动中心补助2-3万 元,用于添置器材、图书等活动设备,共拨出专用资金40余万元。
市文化馆再一次通过国家级评估,获得“国家一级馆”称号。市图书馆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年接待读者17万人次,市张謇纪念馆发挥公共博物馆作用,实行免费开放。
保护文化遗产。“海门山歌”被国务院批准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成为真正国宝。海门又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旅游事业大发展。三星叠石桥家纺城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购物区,东灶港成功举办第二届蛎蚜山风景区旅游节。2008年共接待游客7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1亿元。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海门市文化事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