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为什么把海门称为北上海或是小上海

海门 海门人 1270浏览

上海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现代文明传播和交流的中心。长期以来,海门与上海有着十分悠久而紧密的联系。上溯百年,清末状元张謇就与上海联手,在海门兴办企业。解放前后,大批海门人在上海谋生做工,两地民间往来频繁。70年代末80年代初,依托上海的技术和人才,乡镇企业 在海门迅速崛起,成为海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90年代初,海门呼应浦东开发开放,展开了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的沪海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海门经济社会的发 展;1999年,我们又在全市提出了“接轨上海,发展海门”的主题口号,明确把接轨上海作为二十一世纪加快海门发展的重要战略,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海门建成“上海企业的加工制造基地”、“上海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上海高级人才的实践基地”,旅游等第三产业成为“上海的后花园”。很多海门人习惯称海门为小上海或是北上海。

我们深切感到,海门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就是在依托和服务上海中发展自己的历史,上海的辐射和带动已成为推动海门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离 开了上海有形和无形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海门今天的成就。只有把接轨和融入上海作为一项根本性举措来抓,在与上海的不断融合中创造发展优势,才能确保上述 目标的实现,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今年,我们从新的形势和任务出发,提出了“融入上海争发展”的战略思路。即抓住上 海开发开放和申博成功的大好时机,找准自身在上海经济圈中的位置,充分发挥海门区位、人文和已有的沪海合作优势,全面促进观念、信息、政策、人才、交通等方面与上海的融合,努力形成发展战略上始终面向上海、思想观念上不断学习上海、经济发展上紧紧依托和服务上海,在全方位融入上海中促进海门经济快速持续、 健康发展的新格局。为此,我们要努力找准融合点,选好突破口,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是通道接轨。随着苏通大桥和崇海大桥的兴建,海门将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 经济圈。我们要超前做足通道经济文章,努力把通道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二是产业联接。积极参与上海的产业分工,特别抓住浦江两岸大量 企业整体外迁等大好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同时,充分利用上海各类“外”字资源,发展开放型经济。三是市场融合。充分利用上海特有的市场资源优势,把更 多的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打进上海市场。四是人才共享。利用上海的人才优势,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合作,促进人才的柔性流动。五是旅游服务。面向上海,积极发展 以江海风情游、绣品购物游为重点的旅游业。为把这些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营造融入上海的氛围,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 努力加快海门融入上海的步伐。

全面主动融入上海。以上海申博成功为契机,充分发挥海门地缘优势和沪海合作优势,积极拼抢世博经济大蛋糕中的份额。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通道接轨。随着 苏通大桥的开工兴建,崇海大桥工程也正加紧实施,海门将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我们必须超前做足通道经济文章,以构筑沪海工业走廊为重点,迅速做好大 桥区的开发规划,努力把通道优势转化为经济开发优势。

二是产业联接。积极参与上海的产业分工,特别要抓住浦江两岸实施“退二进三”、大量企业整体外迁的大 好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抢先吸纳搬迁企业落户海门。同时,要大力发展与上海配套的相关产业,促进沪海企业间的互联对接。

三是市场融合。要充分利用上海 这个国际大都市特有的市场资源优势,把更多的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打进上海市场。

四是人才共享。要充分利用上海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展多层次、多领域、 多形式的技术合作,促进人才的柔性流动,为海门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为什么把海门称为北上海或是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