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老龄化的如东,你们怎么看

其他 海门人 1242浏览

江苏省如东县,因老年人口比重占近30%而被称为中国最“老”县。外界为如东的现在和未来忧心忡忡,甚至断言如东已经没有未来。面对如此偏负面的解读,如东人一如既往地选择沉默。给他们选择沉默勇气的,是如东的经济发展势头:早些年,如东的确一直游荡在南通各县市区的后几位,但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如东的重点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在南通市十个县市区中排名第四,去年上升至第三,且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已连续12年跻身全国百强行列。

 

沉默的如东人

如东人历来不事张扬,他们也从来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坚持60年围垦滩涂,让沧海变沃土、滩涂变良田,硬生生向大海讨得60万亩宝贵土地的壮举,便是一个例证。

77岁的施文明,18岁时就参与如东的滩涂围垦,1966年担任县水利局副局长,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大规模围垦时的场景。“10多万民工,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有指挥部、区分部、乡团部、村营部,生产队就是各个连排。”民工的扁担一头挑着粮草,一头挑着棉被,在海堤旁的“人”字形草棚里,一住就是几十天。“吃的是稀饭咸菜,睡的是稻草铺,常常光着脚踩在结着薄冰的海滩上,肩挑车拉,起早贪黑。”

斗转星移,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当初围垦的艰辛。在如东24次大规模围垦过程中,因围垦而导致死亡的有名有姓的民工就有15人,数以万计的民工负过伤。但他们拦海夺田取得的战果令人瞠目——挑起4685万方泥土,筑起230公里海堤,获得近60万亩新增土地。

“当时这些围垦的土地并不值钱,现在却是如东人的金矿。”施文明说,如东目前的六大园区中,四个园区就崛起于这些围垦的土地上。如东县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主任顾庄强证实了“金矿”的说法:“四个园区去年经济总量占全县的70%,外资到账占全县90%。”

靠海吃海。海水养殖、远洋捕捞、围田种粮,如东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直到有一次参加邻县港口论证会,时任如东县滩涂办副主任的周树立,才意识到如东也缺乏一个港口。如东沿海全是滩涂,从堤岸往外延伸10多公里几乎没有坡度,潮水一涨,人都没法跑,去哪里寻找港口建设通道?

1986年,南京大学等院校在联合发表的《江苏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研究》中提出,如东黄沙洋水深条件可建10万吨级航道。这条信息给了如东人希望。时任副县长对周树立说:“放开手去争取,如果真能建港口,绝不放弃这个机会;如果做不成,也要给后人留下足够的资料,免得再走弯路。”

但是,当时南通市正全力支持如东邻县的港口建设,而学术上也习惯性地也认为如东外海容易淤积,很难成港。“没有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没有全面的理论技术支撑,我们只能土法上马,自己搞测试。”周树立说,如东1989年成立了洋口港开发办公室,聘请专家一起扛着仪器下海搞测量,当年便拿出《洋口港建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次年又邀请100多位专家对报告进行评审,得出如东人梦寐以求的结论——“利用江苏辐射沙洲主要潮汐通道,发展大型船舶海港运输是可能的,黄沙洋是最大的潮汐通道,其主潮多年来相当稳定。”

正是在这一研究成果的支持下,洋口港得以建成。

求来的交通大布局

率先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反映了如东人“老实、听话”;持续不断地围垦近60万亩滩涂,体现了如东人“勤奋、吃苦”;在没有外援支持的情况下,如东争取到了令人羡慕的洋口港开发建设,则充分展示了如东人的“坚韧、执著”。不事张扬,但如东人并没有因此吃亏。如东人的亏,吃在曾经偏于一隅。“区域位置决定了如东的交通条件。”县交通局党委书记胡伟说,远离上海,远离中心城市,如东经济因相对落后的陆上交通受影响。

农耕时代,如东的水上运输很发达。唐朝时日本和尚源仁到扬州访学的第一站,便是如东的国清寺。唐朝后期形成的串场河,便是如东直通扬州的人工运河。沿河而居的人们逐渐形成了街市,如东也因此获得了“小扬州”的称谓。解放初期,如东仍致力于航运,农业大县的棉粮,都是通过纵横交错的河道运出去的。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大发展,如东的交通形势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了。

看着苏南地区大发展,看着临近县市快发展,如东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小拇指怎么能和大拇指去争呢?”胡伟说,如东人仍踏踏实实耕田种粮,“我们做好小拇指的角色,就是为了服务大拇指,就是为大局作贡献。”

如东人当然有自己的想法。2003年,如东县提出了综合交通理念,“公路要重视,也要考虑水路的支撑,还要考虑铁路的可能。”对于亟待发展的公路,如东提出骨干线、干线和次干线的规划,并按照这一规划努力到今天。在高速公路暂时还无法眷顾如东时,如东人埋头修筑境内的公路,首先追求道路黑色化,然后不断提高公路技术标准、提升公路等级。

今年春节前夕,连通如东县城的通洋高速开通,让如东人激动不已,弹冠而庆却五味杂陈。“弹冠而庆,弹的是落后的帽子,因为我们是江苏最后一个通高速的县。”胡伟苦笑着说,但高速公路连通后,如东人提升了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信心,“我们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

高速通了,多年努力的县内三横三纵公路网也已建成,铁路延伸到了如东,洋口港也在大量吞吐来自世界各地的液化天然气,成为长三角地区主要的天然气来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求来的也好,等来的也好,如东人现在不用再为落后的交通条件而纠结了。但沉甸甸的老龄化问题,又突然来到如东人面前。

战略高度的养老发展规划

“我县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紧缺,必须依靠不断激发人才和智力红利推动经济增长,这些都将倒逼我们加快创新步伐。”如东县委书记詹立风说,如东要加快编制具有战略高度的养老发展规划,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残酷的现实,让如东的地方官有了忧患意识和寻求新路的想法,但还不代表这有“战略高度”的养老发展规划很快就能实现。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当下,如东人之所以还能获得连年的高速发展甚至提档升位,是他们搭上了人口红利的末班车,即本县劳动力不够,还能吸引欠发达地区的年轻人前来就业。加上前人经过不懈努力打下的良好基础,让如东也多了点后发优势。但老龄化问题,是他们绕不开的坎。

养老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局部地区依靠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养老问题,便是引进了其他地区的人口红利,并不能解决全局性的老龄化问题。想想一些人口老化的大城市因蜂拥而至的年轻人仍显得朝气蓬勃的场景,再想想那些边远地区扶门而立或踯躅独行的白发老人,才明白这不公平是永远存在的。一个介于大城市和边远地区、相对发达的如东县,如果能探索出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老龄化问题,必然是很多人的期盼,也是社会的期盼。

“老人是个宝。”66岁的潘金环是如东创新研究会的理事长,要向记者证明老年人依然是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潘金环发起的这个研究会,是为有志于创新发明的如东人打造的活动平台,目前拥有32个团体会员和100多个个人会员,且绝大多数是老人。“很多老人都是业务骨干,有丰富的经验,简单退休实在可惜,不如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智慧。”近几年,如东这些“老学究”“老专家”不甘寂寞,捣腾出不少发明创造,仅决定在今年重点开发的项目,就多达10多项。

比如,潘金环等人主攻的滩涂两栖车,今年有望拿出样车;77岁的徐传德开发的养生保健系列酒,今年有望走向市场;60多岁的退休教师施德俊发明的“软性扫帚生产技术”,愿意无偿向贫困地区提供技术;50多岁农电工发明的无臭马桶技术,已经获得国家3项发明专利,今年争取合作批量生产……

位于如东新店镇的益然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是家专门在阿里巴巴网站销售体育器材的网店。公司总经理司小峰介绍,去年他们公司的开票销售达150万元。

“新店镇有大大小小72家生产健身器材的企业,库存量很大。我根本没想到要开网店,是我即将退休的叔叔提出来的。”司小峰说,如今新店镇有20多家电商,在叔叔的指导下,益然的网络销售最好,“叔叔正在与一个博士生商谈,准备招聘他来做外贸。”

可以说,如东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年的积累,得益于如东人的孜孜以求,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但此轮发展之后,老龄化愈发凸显之时,如东的活力何在?如东人还在坚韧的探索中。

编后: 如东目前并没有因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而出现外界所担忧的情景。因为,“人总不会被尿憋死”。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如东,路还在往前走,生活还在继续,社会还在发展,尽管有些故事在如东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留给后人讲。中国的老龄化,很多问题有待时间来凸显,有些问题也需要时间来解决。预警,也是一种贡献。(半月谈记者 朱旭东)

文/半月谈网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老龄化的如东,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