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伤心咖啡馆之歌》(卡森·麦卡勒斯)
用一个昏昏欲睡的周末下午看完这本书。被麦卡勒斯神叨叨的叙述搅得如入梦境。仿佛跨越时空来到她生活的周围,感受到她无可穷尽的孤独与热烈的脑部运动。虽然她已经是一个作古很久的人了。
《伤心咖啡馆之歌》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李宗盛的《鬼迷心窍》,爱情就是这么盲目,只不过小说里面更夸张而已。电光石火一瞬间,一切就都已经注定。
《树·石·云》里的老头,把爱情里的孤独阐释得淋漓尽致。看完后忍不住找了张宇的歌来听,沉浸在那些为爱执迷的故事中,久久。
此书致郁,慎读。
2.《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
随性的书写,恣意的旅行,厚厚的一大本,以为会看得很累,结果却是每晚睡前放松的良药。
对书中人物的生活方式无法赞同,但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是自己,会不会一样酣畅淋漓?会不会和狄恩一样,对一切都有挖掘的欲望?“整个世界就像一枚牡蛎,等待我们去打开,珍珠就在其中,珍珠就在其中。”
生活永远在路上,生活永远是挖掘不尽的宝藏。“那些意愿只在自我实现的人,是从来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儿去的。”
“这世界在歌者看来,是为了梦想者而造的。”——不管怎样生活,记得一定要有梦想。
3.《自深深处》(奥斯卡·王尔德)
又一个鬼迷心窍的故事。爱情——而且还是同性爱情——如此,亲情、友情恐怕也是如此。爱这个东西,没把握好尺度,有时候真的就是害。
看这封长长的狱中信,仿佛在看王尔德的忏悔录。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深深地自省。不得不说,这样的人是真的有魅力。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依然还是执迷不悟,放不开,丢不下,心存不该有的希望;但设身处地地讲,我们也许未必不一样。要一颗曾经全情投入的心完全冷静下来,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看这本书,感受一个充满才气的艺术家如何在个人生活上行差步错而无法真正走出的宿命。
4.《绿皮书》
虽然给人感觉是表现得有些理想化了,但是影片还是值得一看的。故事的起承转合中规中矩,故事流畅,从表现技巧上来说是漂亮利落的。
不过,种族歧视的题材被拍成这种类似“贺岁片”的皆大欢喜结局,总让人觉得娱乐性压倒了艺术性——艺术不应该是讨好观众或巴结政治——格局上显得小家子气。艺术上显得匠气了。
不过这样把故事讲得完整圆满,细节丰富,立意鲜明,主题突出,倒像是某种应试得分的典范。难怪能拿奖。
浮浅,媚俗,平庸,从来都是艺术的大敌。美国的电影商业化严重,理想化成了套路。像童话一样给人以安慰,美化生活,成了电影的终极追求。正能量,传播温暖和希望,这固然重要,但缺少直面现实的勇气。撕开温情脉脉的面纱揭示真相也许更有意义。
石黑一雄的不可靠叙述,自我欺骗,这在作家的个人创作中可以留给人思考的余地,电影这么做就有点尴尬了。电影相对文学来说更为通俗一些,但受众更广是不是使其肩负的社会使命更重?
5.《告别有情天》
算是对囫囵吞枣的原著的重温。让书中的史蒂文斯有了具体的形象。还是感叹,这样的一段感情。最后那只飞出去的鸽子,让人回味不已。为了一座房子一个主人付出了一生的老管家啊,让人怎么说才好呢。
原著中男主在女主门外徘徊那一段被电影改成了冲进去说工作上的事情,这个……是强化男主的性格吗?可我觉得还是原著好。毕竟,他虽然冷漠,和肯顿小姐平时针锋相对,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简直连绅士风度都不要了。
电影总的来说相当忠实于原著,虽然要表现原著的全部内容实在太难了。结尾也处理得不错,肯顿小姐没有说“我当时想过和你在一起”,——这样挺好的。男主演技在线,那份“心碎”的遗憾,感受到了。
他的心,有如一座寂寞空城。他是如何日复一日用繁琐的日常工作将其填满的啊!也许,对他而言,工作就是全部生活。对这个生活刻板的男人,我充满了同情。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读了原著,看了电影,这个故事依然回味无穷。
6.《镜花缘》(李汝珍)
因了周作人在《雨天的书》里的推荐,拾起这本书来看。一看就放不下来,真是太有趣了。就喜欢这种充满想象力,各种稀奇古怪的书。
开头的天上部分很有意思,像在看《西游记》。中间的周游列国,虽然有趣,看得多了就有点审美疲劳了。然后是泣红亭那里,感觉像是在看《红楼梦》。一批才女聚在一起吃饭就没完没了了,学霸碾压,看得人痛不欲生,索性跳着翻过去了。
有些记忆,模模糊糊不清楚,却能在看书的时候忽然清晰起来。哪怕只是零落的片段。比如求学时代,慈眉善目的陈老在黑板上写下“螟蛉”,然后闭着双眼,娓娓道来……
所以,看书也可以是一种进入往事的方式。温暖的方式。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 海门公众号 绝对或者零 授权!
如需要看图片和完整版本请看公众号原文。海门人博客一般不贴图片!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202103读书观影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