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心已启航(原创)

海门 海门人 625浏览
心已启航。驶向远在三千里外的故乡。
2021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春节。1月4号,兴兴头头在网上抢票。一家三口的三张动车票,顺利买到。8号开始,因为疫情扩大,河北很严重,感觉自己的回家之旅恐怕难以顺利成行。10号,去图书馆,又开始要求出示“苏康码”,感觉继续不妙。11号,下班后大哥还打来电话说,刚送领导去开了会,情况不容乐观,我估计回不了了,让我做好心理准备。晚上跟爸妈联系,他们也说健康第一,回不了就算了,等下一年——或者暑假,再说吧。12号,和欣欣联系,说可能不回去了,他表示遗憾。13号开始陷入纠结,回,还是不回?——当然,于我而言,这不单单是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题,二者的砝码牵涉了太多的情绪,我第一次陷入了前尘往事与渺渺未知的战争,痛苦异常。14号,心中想法基本定型,只需要一个支持。于是发了朋友圈——
虽然评论大部分还是劝我“一动不如一静”,但是我要的一个支持很快有了——而且还不止一个——这,就足够了。
谁也不敢保证,这一路上一定会没事;但同样,谁也不敢保证,这一路上一定会有事。对于一个心已飞走的身体,上路是唯一的选择。
至于他和她选择留下来,我也很理解。虽然也有遗憾,但是真的很理解。毕竟——“尤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小时候的我,不也是一样的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会老是想着筠连吗?他就更不用说了,只是四川的一个过客。何况疫情当前,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也赞同他们留下来。
18号,因为小学里发通知让填寒假流动人员的情况上报,所以临时下了最后的决定。去了不一定不后悔,但不去一定要后悔。——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纠结无益。
从欢欢喜喜买到票,到动摇回去的决心,和爸妈谈,再到纠结,烦恼,做梦都是前尘往事和无知未来的交织,再到上报,最后的决定……
真的是一波三折。心情沉浮波动。
佛语说,自业自得。一喜一忧都是因果应报。20年前做下的业障啊。
想当年,大概20年前吧,“非典”肆虐的时期,为了不错过早就计划好的五一假期出行,独自一人背个旅行包,偷偷在一大早溜出即将封锁的大学校门,奔赴成都……
人家说,出走半生,仍是少年;看我的这副德行,一辈子都改不了了。
18号退了两张动车票,后来查了一下飞机票,算下来比坐高铁还便宜,就把剩下的一张票也退了,订了机票。20号,向王校长报备。504群聊通报双流地区的疫情动向,室友们展开对疫情的讨论。关于返乡人员要进行核酸检测的消息让人心忧。21号,得知我不属于“返乡”范畴,又转忧为喜。上海地区传出疫情升级,又转喜为忧。只好自己给自己打气——
……
今天下班后去买点明天早上的食物。经过“花语烘培”,就想到花语客栈——那个两年一住的温馨小窝。亲情真是世界上最牢固的纽带!
来到茗香坊挑选面包,到收银台的时候,老板用一个小小的放大镜来看我的卡号,这个细节又让我想起远方的爸爸妈妈。他们也是这样,放大镜不离手,看报纸,看手机……
大哥说:一般来讲,未婚青年会特别想回家,你一个已婚多年的人,这么想家还真是少见。哈哈。我想说的是,我正好相反。年轻的时候感觉家就是牵绊,一心想往外面跑。年纪大了反而不一样了,稳定的生活之下,一颗心开始渴望回归。
昨晚看见一个孩子发在朋友圈的照片——火车站的随手一拍。“重庆——南通”,熟悉的站台——当然,火车站长得都差不多——熟悉的车程,一下子勾起了回家的记忆:那么多次的旅途劳顿,拥挤在记忆中,蠢蠢欲动。身不能动,心早已成行。不是诗人,却也吟出几个句子: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主要是立场不同。换位思考,终究还是一种“模拟”。设身和处地到底还是有差别。
理解万岁。祝福我吧,愿身随心动,顺利成行。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 海门公众号 绝对或者零  授权!

如需要看图片和完整版本请看公众号原文。海门人博客一般不贴图片!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心已启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