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海门市天补镇

海门 海门人 3373浏览

海门市辖镇。著名的薄荷生产地。1949年设天补、桃源、善同、崇华、民仁5个乡,后并乡改公社,1983年复称天补乡,1991年设镇。位于市境西部, 距市府7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3.5万。通启公路、浒通河过境。辖宝兴、联民、合理、桃源、广丰、石利、陶港、同心、通海坝、大石、天补、补北、 唐湾、永新、建安、崇华、补南、湾南、新安、建荣、彦英、石桥、高桥、安乐、光荣、新华、桃花27个村委会和振兴街1个居委会。有渔场、苗圃。农业主产玉 米、水稻、棉花、薄荷、油菜籽、蚕豆、甘蔗等。还种植元胡等药材。乡镇企业有金属加工、针织、轻工、机械、铸造、皮鞋、五金、电子、化工、包装等业。
天补镇位于海门市西部,距海门市区6公里,东与海门、德胜两镇为邻,南接三和镇,西与通州市川港镇接壤,北和三星镇相连,全镇总面积为30.6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为1710公顷,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1060人。镇区规划总面积2.3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8000人。
天补镇形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的一百多年,主要由外地及本地商人在此开店做生意,到全国解放时,已有50多家店铺、东西街长为500多米,宽约2米,均是石条石块铺成,东街成元宝型,称“元宝街”。
1958年开挖浒通河,把天补镇分成两半。1984年乡政府(当时称天补乡)集中人力、财力将老街南侧废横河填平,发展新街(即振兴路)。从此,天补镇闹市区开始逐渐南移。经过以后20多年建设,发展成目前的状态。
天补镇从民国初年起(民国三年废市,乡统称为区)成为区级机关所在地。解放后先名汇通区,后改为天补区;1957年,撤区设乡后,天补镇又是乡政府机构 所在地;1958年改为天补乡人民公社;1983年体改后改为天补乡;1991年1月正式撤乡建镇。作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天补镇,解放后,经过 历届政府的规划、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补镇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镇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成为海门西部的主要 集镇之一。
天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进一步做大做强镇区建设的指导思想,这几年对镇区建设加大了投入,拓宽改造了天三路、振兴路工程西延工 程,总投资达300多万元。目前,全镇呈现出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镇区现有大小超市9家,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高档酒店1家,饮食店30多家。另外,还 有3家旅馆、2家洗浴中心,三产从业人数达3000多人。
天补镇人民决心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大手笔、大思路、大运作、大目标、大气魄,把天补镇建设成为更加开放的、新型的现代化的,独具魅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海门市天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