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海门全域旅游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海门 海门人 565浏览

海门全域旅游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南通市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全面提升,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统筹推进,挖掘内涵特色,注重全面提升,充分发挥旅游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旅游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我市江海特色地缘优势和人文荟萃文化优势,以打响“张謇故里·诗画海门”文旅品牌为目标,坚持“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发展模式,以重点项目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文旅品牌推广、平台载体打造、配套设施完善、服务质量提升为抓手,加快形成人文之旅、美景之旅、美食之旅、购物之旅、研学之旅等主打产品,力争通过3年努力,将我市打造成沿江沿海旅游重点板块和长三角旅游圈具有重要影响的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

2.具体指标

到2019年底,常乐张謇故里小镇申报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海门港新区南黄海森林公园、余东古镇争创国家3A级景区,金伍叶休闲度假村、余东古镇建成民宿项目。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45亿元。

到2020年底,江苏省江海博物馆争创国家3A级景区,海门港新区金伍叶休闲度假村创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高新区智谷绿海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海永镇福美农场创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麒麟红木艺术街区创建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海门高新区智谷绿海、常乐镇培育村建成民宿项目。年接待游客超55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50亿元。

到2021年底,海门争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海永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张謇文化旅游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蛎岈山国家海洋公园争创国家4A级景区、通吕运河生态景区争创国家3A级景区,奥伦达部落建成民宿项目、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常乐镇颐生村、海门工业园区李嘉园牡丹花海建成民宿项目。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55亿元。

通过三年努力,全市国家3A级以上(含)景区7家以上,力争在5A级上有所突破;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各1家;省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以上,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15家以上;特色乡村民宿项目7家。全市旅游基础设施优化完善,旅游市场发展繁荣有序,旅游品牌形象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旅游特色项目建设行动

1.旅游小镇项目

(1)张謇故里小镇。加强小镇概念性规划的深化策划,将状元文化、特色商业、生态景观等要素有机结合,加快推进常乐老街保护性开发、颐生文博园建设等工程,推动中南总部改造和沿常久线区域特色民宿发展,建设别具一格的“小镇客厅”;同步推进常乐生态旅游度假、颐生特色田园乡村、红木文化艺术体验等特色板块建设,全力打造省级旅游风情小镇。

(2)家纺特色小镇。积极推进4A级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小镇客厅、高档酒店建设,加强游乐和休闲旅游功能配备,对旅游标识、导视系统、水系道路、街道绿化、城市色彩、建筑风格等优化提升,推进绣娘湾等小镇形象地标项目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长三角区域性旅游线路的重要功能节点。

(3)余东田园古镇。编制出台余东古镇4A级景区总体规划,加强余东古镇、法光寺等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深化古镇、京剧、寺庙、农耕等文化的挖掘和融合,推进游客接待中心、通东民俗博物馆、厉慧良纪念馆、震丰恒布庄修缮、民宿等项目建设,保存和引入一批“老行当”,适度引入休闲、商业项目,争创国家4A级景区。

(4)教育梦想小镇。依托东方教育装备产业园,实施研学教室改造;同步推进配套商业综合体、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完善餐饮、购物、休闲等旅游相关功能,将其打造成华东地区较有影响力的教师培训和青少年实践基地。

(5)海门足球小镇。以现有海门珂缔缘足球俱乐部为基础,按照足球小镇总体规划,推进謇公湖生态公园、魅力水街体验环、滨水休闲体验环,体育中心、教育中心、科创中心,足球运动区、生态健康区、智慧体育区、体育企业区等板块建设。加强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赛事组织,形成品牌效应,使其成为足球赛事、足球训练、体育智造、健康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运动主题特色小镇。

2.休闲度假项目

(1)海永旅游度假区。突出“花香海永”主题,紧密衔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定位及相关规划成果,积极推进奥伦达部落、福美农场等休闲旅游项目,加大生态休闲度假及文化创投项目招引;同步推进餐饮住宿、参观游览、休闲娱乐等旅游设施建设,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

(2)蛎岈山国家海洋公园。整合蛎岈山、龙桥、董竹君纪念馆、金黄海拓展基地等现有资源,推进国家中心渔港及渔港风情街等周边配套工程建设,完善提升旅游标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功能区域,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长江旅游风光带。结合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堤防提标工程,尽快促成“堤防、交通干道、风光带”规划对接合一,实施好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生态、交通畅通工程,在沿城区附近,建设适量的慢行道,防止成为空堤、荒堤,打造“堤路景合一”的特色风光带。同时,结合沿线临江新区风情水街、三厂青龙港滨江休闲街区等有关区镇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打造集休闲、文创、观光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长江旅游风光带。

(4)通吕运河生态景区。结合正余机器人小镇建设,对运河古迹自然景观、山歌文化、通东号子和运河盐文化等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建设地域特色鲜明的运河旅游工程,同步推进五星级酒店、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争创国家3A级及以上景区。

3.人文海门项目

(1)卞之琳艺术馆。进一步丰富艺术馆展存,通过各种藏书、著作、手稿等物品,立体展现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毕生成就。加强临江新区国开市民农庄、绿地风情水街等在建项目的文化元素注入,在整体文化氛围上形成协同一致。让卞之琳艺术馆成为海门文化展示和交流的一个窗口,使风景优美的玲珑湖沿岸,处处凸显景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圣境。

(2)麒麟红木艺术馆。推进红木艺术馆建设和布展,从红木品种展示、产地介绍、材质区别等多方面介绍红木历史和知识;以雕刻名家、工艺名品、家具成品、红木小件等展品,展示麒麟红木制作的上等工艺,使其成为常乐的另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的一个靓丽展示窗口。

4.乡村旅游项目

(1)建设乡村旅游集聚区。加强特色资源的集聚和业态融合,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集聚发展,合理布局功能区域,建立统一的游客中心、交通指引标识等基础配套设施,增强休闲度假元素,加强旅游参与性和互动性项目打造,将海门高新区绿海智谷打造成休闲旅游之地、农业示范之地、农事体验之地、户外运动之地和科普教育之地,争创省级乡村旅游集聚区。推进临江新区国开市民农庄项目,加快建设农业体验中心、小镇客厅、有机餐厅、健康中心、特色酒店、家庭农庄和农村等;海门工业园区李嘉园牡丹花海完成民宿、主题花海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开发区謇公湖植物园特色植物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早日投入运营。

(2)乡村旅游区提档升级。引导省星级乡村旅游区强化旅游休闲度假功能建设,加快生态停车场、A级旅游厕所、现代化餐厨等功能设施完善提升,进一步提升旅游区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2019年,完成常久路沿线乡村旅游带方案设计;引导企业根据各自产业情况,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全面推动金伍叶休闲度假村、天籁村枇杷古园等一批乡村旅游区实现品质化提升、品牌化运营。到2021年底,全市省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分别达2家、2家、11家以上。

(3)推进特色乡村民宿建设推动海门港新区金伍叶休闲度假村、高新区智谷绿海、海永奥伦达部落、海门工业园区李嘉园牡丹花海加快环境营造,完善客房建设,提升配套设施,发展特色乡村民宿。常乐镇依托张謇文化旅游景区、余东镇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契机,分别在颐生村、培育村以及古镇周边村庄,充分利用附近闲置民居,进行统一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发展民宿项目。

5.特色街区项目

(1)青龙港码头滨江休闲街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围绕“守望乡愁.创业源头”主题,借鉴上海十六铺码头改造形态,依照青龙港码头区域原有风貌进行复原,做好高品质规划策划,导入休闲、娱乐、商贸等旅游元素,完善旅游相关配套设施,使其拥有怀旧的外延、现代的功能和特色的文化内涵。

(2)滨海渔港风情街。对东灶老渔港区两侧建筑进行统一规划、改造提升,推进沿河景观、入口广场、门楼、道路等配套建设,形成浓郁的渔港文化风情,通过海鲜美食、酒吧茶馆、文化演艺、特色商品等休闲娱乐项目的开发建设,使之成为金黄海重要一景。

(3)大生1914文创街区。按照推进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传承利用的思路,围绕“大生·大美”主题,通过大生文化展示、恢复钟楼报时等举措,加强大生厂区文保设施的保护修复;依托文化历史古迹,围绕棉纱生产利用产业链,开发打造游客参与体验性项目。

(4)麒麟红木艺术街区。对现有省级红木文化产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引导龙头品牌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加强街区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功能建设,新创建1-2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5)大东博士文化园区。以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大东博士园为基础,开展博士文化挖掘整理,实施博士元素基础设施修缮、拓展等项目,推进博士村庄建设;同步整合张謇垦牧文化、滨海红色文化、省级自驾游基地等资源,以海门优质教育为大背景,将大东村整体开发打造成为海门研学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红色之旅项目

(1)通东红色记忆。依托新建成的正余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紧扣“通东地区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江苏一大队及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建设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围绕“乡村文化振兴”,突出展示通东民俗文化特色。

(2)季方纪念馆。以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季方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在悦来镇境内选址,规划建设季方纪念馆。采用图片展板、实物展示和电子视频等方式集中展示季方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波澜壮阔的革命一生,体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精神内涵,打造成具有内涵和文化、展现农工党党史的红色教育基地。

(3)董竹君纪念馆。对海门港新区已建成的董竹君纪念馆,完成设计布展,通过图片、实物、影像等资料,充分展示女权运动先驱董竹君女士传奇的经历,表现董竹君的人文特征和海门人的地域精神。完善提升游客中心和董竹君广场功能,为海门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具备休闲、娱乐、教育与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公共场所。

(二)实施旅游个性产品供给突破行动

1.打响“全景海门”一日观光游

(1)人文之旅: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张謇文化旅游景区—余东古镇—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卞之琳艺术馆

(2)美景之旅:智谷绿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张謇文化旅游景区—南黄海森林公园—蛎岈山国家海洋公园

(3)购物之旅:“海之门”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叠石桥国际家纺城—麒麟红木城—东灶港海鲜街

(4)研学之旅:江苏省江海博物馆—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三厂星期七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区—张謇文化旅游景区—悦来创新生活体验基地

2.打响“周末海门”二日体验游

(1)“江海风韵”漫慢游

D1:“花香海永”旅游度假区—“临江仙”沿江风光游览区—江苏省江海博物馆

D2: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张謇文化旅游景区—南黄海森林公园—蛎岈山国家海洋公园

(2)“江海门户”生态游

D1:三厂星期七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区—张謇文化旅游景区—悦来创新生活体验基地—正余机器人特色小镇

D2:江苏省江海博物馆—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麒麟红木城—余东古镇—卞之琳艺术馆

(3)“江海田园”休闲游

D1: 张謇文化旅游景区—麒麟红木城—金伍叶休闲度假村—蛎岈山国家海洋公园

D2: 江苏省江海博物馆—“海之门”特色产品展销中心—智谷绿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叠石桥国际家纺城

3.培育“海门礼物”系列产品

邀请一流策划团队,精选海门优质农副产品、海洋水产品、特色食品,以及沈绣、家纺、红木等工艺品,从生产工艺、包装组合等细节着手,注重与游客情感的关联化,加强“状元心意”、“海之门”品牌建设,形成涵盖江海河鲜、海门山羊肉、万年芋艿、颐生酒、四色宝豆、海门糕点和家纺、红木小件、沈绣、色织土布、古琴、海门非遗手工艺品等的系列旅游产品。定期组织评选、展示,挖掘推出一批具有江海底蕴和历史价值的特色艺术品。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一批有规模、有档次、有特色的餐饮商家作为定点旅游饭店,实地体味“舌尖上的海门”美食。

4.打响“白天观景·晚上看戏”新体验品牌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将传统特色文化植入旅游活动,充分利用各地文化活动场所或小剧场,开展特色文化展示。在常乐、余东、正余等地先行试点,实景化体验,感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实施旅游品牌营销推广行动

1.市级品牌活动。市内活动:每年4月份金花节期间组织开展“全景海门”文旅招商推介说明会,发布精品线路,开展文旅重点项目招商推介活动;每年11月举办江海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与中国文联、省文旅厅等单位联合举办江海文脉论坛、卞之琳诗歌大赛、采风创作笔会等,打响文旅品牌。市外活动:6月和12月份,在上海、苏州和杭州等长三角重点城市开展“中国长江口·魅力新海门”全域旅游资源推介系列活动,宣传推介海门旅游资源。“旅游+赛事”活动:充分利用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校园国际足球邀请赛、全国砂板乒乓球赛等有影响力、参与度广的体育项目,与旅游活动融合发展,打造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赛事活动,以此点亮城市旅游品牌。

2.区镇级品牌活动。进一步丰富海门“羊家乐”田园风光游、叠石桥国际家纺购物游、张謇文化(旅游)节、天籁村枇杷文化旅游节、玫瑰花海文化旅游节等旅游活动的内涵,增强游客参与度,扩大市场效应。鼓励有关区镇、旅游景区、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组织举办个性化旅游活动,形成特色,塑造品牌。

3.全媒体推介宣传活动。加强与相关媒体平台合作,在长江三角城市群,通过报刊、电台、自媒体等平台,对海门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和旅游系列产品,进行全媒体推广宣传。

4.旅游形象宣传活动。邀请专业团队,深入挖掘海门文化和城市特质,创设海门旅游IP系列品牌。依照海门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和旅游宣传口号,创作旅游主题形象歌曲。制作吸引力、传播力强的旅游宣传片,强化城市整体形象宣传与旅游形象推广相结合。

(四)实施旅游平台载体打造行动

1.线下平台。在北部新城规划建设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停车场5000平方米以上的市旅游集散中心,2019年先行建成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过渡性市旅游集散中心。整合全市各级各类旅游资源,提供专业化的旅游咨询、票务、客房、交通等服务,满足个性化旅游需求和促进自助游消费市场培育。由市文旅公司运营,通过整合资源、集约打造、实体运作,使之真正成为我市旅游总窗口和总平台。

2.线上平台。以“主客共享”为导向,以做深旅游体验为重点,与专业公司合作建设“江海之门”全域旅游智慧商圈平台,建立市级游客大数据信息平台。内容涵盖信息咨询、在线预定、游玩攻略、地方特色、交通出行和在线服务等,切实提供顾问式、一站式贴心精准的智慧旅游服务。到2021年,力争促使全市90%以上旅游产业相关企业,入驻“江海之门”全域旅游智慧商圈平台展示销售,形成线上线下齐发力格局。

3市场化平台。做大做强市文旅公司,在平台建设、景点投资、活动推介、海门礼物包装、旅游资源集聚等方面发挥主体龙头作用。化解我市旅游资源体量小、分布散,市场开发与包装不够,缺乏营销宣传力度等不足,形成集约效应和核心竞争优势,打造全新旅游业态和文化形态。

(五)实施旅游综合配套行动

1.健全旅游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在高速公路、铁路等综合枢纽建设中统筹考虑旅游功能;依托城乡公共交通,建立客运枢纽与重点旅游景区间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景区内部交通组织,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开发景区内观光巴士、观光小火车等特色体验项目。实施常久线32.2公里旅游观光带建设工程,对标线、路肩进行彩色化改造,同步建设1.3公里彩色骑行道、沿线6个一、二、三级驿站。加强A级景区、省星级乡村区和新建重点旅游景区停车场、换乘中心和慢行系统等交通配套设施建设,保障景区内、外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效衔接。将通往旅游区的指引标志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范围;在中心城市建设中全面推行慢行绿道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连接城乡、主客共享的休闲绿道系统。

2.健全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统一管理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成海门旅游集散中心,在全市A级景区、度假区和乡村游区普遍设置旅游咨询点或游客中心,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到2021年共建设15处咨询点;全面提升旅游景区、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娱乐场所、休闲街区的厕所设施,到2021年全市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5座。

3.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市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依照职责分工,加强旅游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旅游道路交通、食品、消防、设施设备的安全监管,强化安全风险防范、风险提示及应急救助技能培训,切实保障旅游安全;实施景区(点)、宾馆、乡村旅游区创建和复核中的安全达标“一票否决制”;重点景区在节假日期间公布游客最大承载量;加强旅游应急管理,将旅游应急管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无缝对接全市交通事故、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重特大火灾、水上搜救、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预案响应机制。

(六)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1.特色精品酒店。提升旅游饭店经营管理水平,在巩固高星级饭店建设的同时,积极培育有主题、有特色、有文化的精品酒店、农家乐、民宿等餐饮住宿载体,引进知名网红酒店来海布点建设。

2.骨干地接社。强化旅行社规范化管理,鼓励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将培训、外出等活动,交由海门当地旅行社来提供服务,培育壮大骨干地接社。实施联合、联盟的旅行社发展规划,鼓励旅行社由单体分散经营转向集团规模经营,不断增强竞争能力。

3.从业人员素质。积极服务旅游企业招引旅游专业人才;在市职教集团挂牌设立海门旅游学校,在旅游专业人员培养、培训和学生实习上形成良好互动;有计划地组织旅游企业负责人、各类旅游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学习。到2021年,国家A级景区、省3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负责人,参加服务质量提升培训率达100%。

4.规范市场秩序。深入贯彻实施《旅游法》,健全完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和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强化旅游市场监管,优化旅游执法,在保障游客权益和维护商家利益上做到最优化。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切实在全市旅游行业中推行,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的格局。

5.引导文明旅游。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及各项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刊播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广告,建立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引导旅游者文明出行、文明消费,提高市民的文明旅游意识,营造文明和谐的市场秩序。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旅游发展综合协调机制,成立市全域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定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现场督办等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区镇根据各自情况组建旅游工作专班,可依托现有区镇综合文化站充实人员,至少明确1人专门从事旅游工作。成立海门旅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注重顶层设计。完成可操作、体系化的《海门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编制;加强同国内知名旅游集团合作,形成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品牌推广、文旅IP、景区创建及运行、产业业态策划等专项行动计划,通过借力提升专业化可落地规范性管理层级;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纲,深化细化张謇故里小镇、海永旅游度假区、蛎岈山国家海洋公园、余东古镇田园综合等旅游发展规划,制定项目落地和品牌提升规划,引领旅游项目建设科学、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完善考核评价。将“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等旅游重点工作,列入市“四个全面”考核。将全域旅游全面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纳入市项目建设督查考核范畴,定期汇总对本行动方案的贯彻执行情况、重点项目推进情况,通报推进工作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四)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落实旅游业发展奖励(补助)政策,适时按照上级新的政策文件精神,出台系统化可操作的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在资源配置、产业导向等方面对旅游业倾斜,特别是对大型旅游项目的建设、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培育等,在用地指标、融资信贷、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利用“双置换”的民宅、存量房产发展民宿和其他乡村旅游项目。同时,对照国家、省、市有关旅游产业专项支持政策,认真筛选项目,积极搞好对接,推荐一批优质旅游项目申报国家、省或市重大项目,着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旅游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海门全域旅游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