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近现代海门中医药举要(转)

海门 海门人 3353浏览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当今政府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近年,不仅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还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医药发展作出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近代海门中医药有哪些精华值得传承,我们需要温故,而后才能守正创新。

医药聚集人才

门人来自大江南北,四面八方,是地道的移民群体,海门人的性格具有鲜明的移民特征:坚韧、勤劳、开放、聪明。面对疾病困扰,海门不少读书人秉承传统知识分子治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选择了学医制药之路。医生,在当时是最紧缺的资源、最高尚的职业,所以学医制药成为集聚人才的高地,尤其是清末民初时期。当时海门人学医主要有四个途径:自学、祖传、拜师、上学校。

比较而言,自学之路最为艰辛,但也不乏其人。三阳镇邱恩沐(?~1935)少时自学中医,开启三阳邱氏中医世家的先河。中兴镇刘清标(1880~1936)年轻时得了肺病,后来学医自救,医精博学,终成一代名医。悦来镇沈云浦,他博览群书,遍采众方,凡医视师,兼收并蓄,学验俱丰,遂成名医。

自学成才的中医,得益于祖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中国医药开始于神农,演进于黄帝,经过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参合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以后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等相继推出问世,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为后人学医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蓝本。

海门地方的名中医不少靠祖传,家学渊源,世代传承,不断弘扬。例如三阳镇施氏中医伤科,从清·道光年间起,代代相传直至现在,形成强大的施维智中医伤科流派。合兴镇朱氏中医从朱南山学医成名后,代代传承,在上海形成朱氏中医妇科流派,名传海内外。中兴镇名中医张石荃、张石安,上溯六代都是从事医药职业。麒麟镇八匡河畔的沙道良(1873~1952)字伯卿,学医之后,带两个弟弟沙道心、沙道昌学医,兄弟三人以及下几代数十人成为海门地方以至上海等地赫赫有名的医生。常乐镇伤科医生徐为洪曾经红极一时,他的子孙辈传承祖业,开设多处徐氏伤科。

拜师学医是海门不断壮大医药专业队伍的一个重要途经。海门人的骨子里还是具有开放特性的,传统的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保守观念,到了清末民初已经渐渐淡去,海门地方的名中医或多或少传带徒弟。例如沙伯卿、沙道昌、沙云衢、周秀乔、陆鼎三、陆措宜、邱竹君、袁百川、张石荃、陈江岷、汤叔良、郁汉其、黄秀春等都带徒几人,或几十人不等。

海门籍名医汤叔良初中毕业后开始学中医,启蒙老师是中医大家邱竹君。邱老师精于中医,而且旁通六艺,多才多艺。邱老师在授医之前,先要求汤叔良熟背他圈定的《古文观止》100篇文章,再背中医典籍《伤寒论》,而后学医。以后,汤叔良还跟陈江岷先生学《时病论》,向陈树风学内科、方剂,向顾学文学中药,前后两年,完成了一般学徒的课程。接着,师承朱南孙、吴考槃、朱良春、陈继明、姚寓晨、顾丕荣、顾厥中等老师。他先后拜十一位名老中医为师,博采众长。

名师出高徒,是海门名中医云集的一个重要原因。

创办医药专门学校培养医生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1915年,刘清标与中兴镇养益堂老板联合创办中兴医药专门学校,地点在中兴镇张家宅,邀请上海《神州医药学报》主编包洪生讲学。首届毕业生有吴考槃、陈江岷、石道平、袁百川、沙伯卿、张善培等等,毕业后,他们都成为海门医药界的名流。之后,这所学校与启东士绅沙玉台洽谈,迁校到久隆镇北倪家仓,那里校舍宽敞,设备完备,增加了招生数量。以后又迁校到上海浦东杜家行,直到江浙军阀混战,学校解散。

1933年,吴考槃(1903~1993)号保神,在海门镇复兴街创办吴氏保神中医学校,先后培养医生90余人。

1936年,沙伯卿门生潘玉藻出师后,又到陈果夫创办的镇江医政学院农村医药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回到家乡海门,与肖紫萍集资在麒麟镇肖家宅创办新中国医学院。举办两届后,创办人之间发生矛盾,学校停办。1940年,肖紫萍在原地重开学校,并获得南京中央国医馆许可备案,学校聘请中医名流蒋止轩、余嘉树、朱建章等授课。学校设备也较全,如图书备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学费比较便宜,每生只收200市斤元麦。政府没有拨款,学校经费靠学费支撑,非常艰苦。招生面向海门、启东、南通各地。当时日寇占领海门,环境十分紧张,一度学校了迁到长春镇北的陆家宅。这所学校为海门培养了不少名中医,如张月波、宋斌、梁木也等。1946年,学校被迫停办。停办后部分学生转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该校是海门合兴镇名医朱南山父子创办。

1932年,朱南山出资8000银元,接手开办中国医学院,次子朱鹤皋承担院务。“一·二八”淞沪抗战把地处老靶子路的学院建筑摧毁,朱南山决心要把这座学院办好,遂迁址重庆路。淞沪抗战结束后,中国医学院改为公立,由上海国医公会主办,学生增加到400多人。

1935年10月,朱南山次子朱鹤皋提出要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得到父亲朱南山和长兄小南支持。次月,在长沙路96号朱南山寓所设立筹备处,推定朱小南、朱鹤皋、包天百、盛毓骏等组成筹备组,并成立院董会,由王晓籁、方公溥、包识生、朱南山、朱小南、戎明士、杜月笙、林康侯、祝味菊、袁履登、陆士谔、陈济成、张震西、焦易堂、虞洽卿、杨管北、谢利恒、顾渭川、龚醒斋等20人组成。朱小南出资最多,选为主席院董。推举顾渭川为名誉院长,朱南山为院长,朱鹤皋为副院长。并拟定筹建研究院及附属医院,推选祝味菊为研究院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当时勘定爱文义路王家沙花园路19——25号(今北京西路605弄30号)为院址。随即订立新中国医学院、新中国研究院及附属医院章程,发表《新中国医学院成立宣言》,在各报刊登招生广告,定于1936年2月1日进行开学典礼。报名学习中医的年轻学子十分踊跃,第一学期共招收到男女学生197名。新中国医学院研究院也于3月1日正式开学,首批研究生5人。4月4日,新中国医学院附属医院——新中国医院开张。医院院址在新中国医学院对面,和研究院两院一体。附属医院和研究院,聘请多名中、西医师,实行中西医结合门诊和会诊制度,是全国较早实行中西医结合的医院。

1938年学生数增至250人,人数为上海三所中医学院之冠。同年,新中国医学院编辑的巜新中医刊》创刊号出版。朱南山父子在上海举办的两所中医学校中,海门人占了很大比例。海门名中医陈树风是朱氏创办的医药学校毕业的,他98岁时说:“当时他的同学周雪珍、胡健新、张振潮、叶茂棠、樊祥等,都是海门同乡。海门人在上海办的两所中医学校,为家乡海门培养了不少科班出生的好医生。”

传承发展流派

辛亥革命后,西学东渐,少数从国外留学回来把持教学卫生行政权位的人,全面否定中医,说“中医不科学”“中医不能列入学校系统”“中医条例不能通过”“有关国际体面”等等。1914年,教育总长汪大燮公然声称:“我决意今后废去中医,对于北京中医学会要求立案一事,难于照准”。于是全国各大城市的中医学校面临停办的困境,各地中医组织医药救亡请愿团,推举代表到国务院和各部请求保存中医中药,但是无效。1929年3月,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他们认为“中医是旧医,西医是新医”“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向上,卫生事业一日不能进展”,大有一举歼灭中医之势。然而,在各大城市中医药受严重打压侵扰的时候,海门地处江海一隅,基本未受这股崇洋媚外势力的影响,海门的中医药学校就是1915年开始在民间兴办起来的。

近代海门中医在传承发展中形成多个流派,影响十分巨大。合兴镇朱氏妇科,是近代中医的一个重要流派。朱南山父子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当时上海一共有三所中医学校),朱氏妇科通过家传、带徒、学院培养,形成一批传承人,分布在上海、香港、美国,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

朱氏妇科的传承系统大致如下:

朱南山——长子:朱小南、次子:朱鹤皋;学子:柴谷田、柴谷周、饶师泉、朱良春、王玉润、钱伯文、何任。

朱小南——女儿:朱南孙;学子:陈树风、卞少天、张振朝、朱荣发、朱荣达、罗跃祥、王宏寿、袁克诚、陈志方、石小平、袁炳勋徐国光。

朱南孙——学子:胡国华、王采文、夏融、徐斌超、黄晖、邬之萍、孟炜、董莉、赵莉、陆建英。

胡国华——王春艳、陈静、左玲、张静、郭慧宁、谷灿灿……

王采文——谭蕾、王唯迪……

孟炜——陈冬红、赵伟红、张飞宇……

董莉——林益、黄宏丽、夏艳秋、闫海洁、董亚兰、谢源……

朱氏妇科传承人:胡国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导师。朱南孙,学术继承人。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妇科主任、妇科教研室主任。现任海派朱氏妇科学术传承分基地负责人。王采文,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岳阳医院工作,朱南孙学术思想继承人。夏融,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学院,师从朱南孙,经国家卫生部遴选为朱南孙学术继承人。孟炜,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青年医学研究会委员,现为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董莉,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朱南孙。

朱鹤皋的传承人前期在他办的中医学院,后期在香港。

三阳镇施氏中医伤科,抗日战争爆发次年,海门沦陷,施氏中医伤科第三代传人施维智,避难上海,在建国中路65弄4号挂牌“海门施秀康之孙施维智诊所”,独立开业,诊治范围内科、外科、伤科都看,但是,三阳镇施家以伤科著名,所以伤科病人逐步增加,平均每天近百号,上海滩完全接纳了这位出色的海门中医伤科医生。施维智通过参学古人的治疗法则,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闭合性四肢骨折三期分治”的论点:即骨折初期,经脉必同时受伤,气血离经,凝结成瘀,而为肿痛。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骨折中期,一般骨折后一周到十天,肿势接近退尽,瘀血基本消散,此时骨折断端正在生长和接续。本应补肝肾、养气血,促使断端及早愈合,惟以炉烟虽熄,犹恐灰中有火,势将滞瘀,继以攻瘀,难免伤正。治宜和营续骨、舒筋通络为主。骨折后期,断端已初步接续,一般会出现患肢功能恢复迟缓,局部肿胀,或肌肉萎缩,皮温清冷,舌苔淡白,脉多虚软等见证。此乃病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象。治宜益气养血、温补肝肾、壮筋坚骨为主。

施维智的“闭合性四肢骨折三期分治”的论点在1959年的上海中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举办的“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学术报告会上提出后,经伤科同道临床实践证明,有助于恰当掌握骨折治疗的进程,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得到国家卫生部的嘉奖。

1958年,党和政府号召中医进国家医院,施维智进入卢湾区中心医院,担任了中医科主任、副院长。1985年,他历尽艰辛,创立上海第一个中医院——香山中医院,任名誉院名。1990年,被聘为全国首届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班导师,他破除“传技不传外”的陈腐观念,在香山医院广收门徒,不断壮大施氏伤科的技术力量。他把祖传的理法、方药和医技都留给了香山中医院。施维智生前,施氏伤科被列入上海市医学领先特色专科,2009年成为上海市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点,2011年,“施氏伤科”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成为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学科、海派中医流派及特色技术扶植项目,2015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现在,“施氏伤科”技术力量十分雄厚,著名医务人员25名,上海市非物质文化“施氏伤科”代表性传承人3名。2014年建成的“施氏伤科陈列室”,供各地教学及科研使用。为了不忘海门是施氏伤科的发祥地,2018年,上海香山医院在海门中医院特设施氏中医伤科专家门诊。

还有天补镇吴考槃(1903~1993),他是中医药文献重点学科带头人,编撰与主审20多部著作,发表了大量具有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论文,在中医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被赞誉为著名经典医籍注释大家与研究大师、中医界的“活字典”、中医药文献研究的一代宗师。

特别可喜的是吴考槃先生的中医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后人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形成吴氏中医流派,传承不息。吴氏中医第二代传人吴忠义(1928—1973),毕业于海门保神中医学校,曾先后任海门联合诊所医生及所长,海门三星医院院长、海门中医院院长。吴忠义深得吴氏真传,家学渊源,又经学校系统教育培养,学兼中西,临床独具一格,蔚然成家。他临床以擅用经方著称,辨证准,用药少,取效快,价格低,对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临床缺乏西医有效治疗方法的疑难杂症,多以仲景方义加减化裁,辨证施治,用药常不过数味,配伍精妙,每收良效。他用精湛的医术达到价廉效宏的临床效果,深受家乡患者信赖爱戴,求诊者络绎不绝。海门中医院原副院长、江苏省名中医茅汉平,也师出吴门。

第三代传人吴承玉,是吴考槃孙女(1950-),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程“中医诊断学”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术带头人。主持课题20多项,参加部省级课题10余项,获部省奖6项,主编专著12部,主编与副主编教材20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她曾随吴考槃先生数十年,深得真传。自1968年行医50年,学验俱丰,对肿瘤病、代谢病、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妇科病等疑难疾病造诣精深。

第三代传人吴承艳(吴考槃孙女,1961-),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方剂研究室主任。主持课题15项,主编著作8部,先后副主编及参编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参加课题获得国家级、省厅级奖13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随侍吴考槃先生数十年,深得家传。行医近30年,对偏头痛、胃脘痛、黄褐斑、痤疮、脱发、急慢性湿疹、妇女带下病、乳腺小叶增生、月经前后综合症、慢性盆腔炎等多种慢性病及多科疑难病的治疗以及亚健康的调理卓有专长。

第四代传人张蕾(1980-),英国诺丁汉大学生物技术硕士、肿瘤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启蒙于吴考槃先生,师承吴承玉、吴承艳教授,深得家学,将中医学精髓与现代医学实验方法相结合,在中药研发领域崭露头角,引起国际肿瘤学界关注。

第四代传人范俊(1979—),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学士、中西结合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医学院,医学统计博士。现就职于斯坦福大学心血管医学学院,为临床统计师。主要参与心血管临床观察性研究,临床试验研究和大数据分析运用。

第四代传人任威铭(1990—),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士、中医内科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师承吴承玉、吴承艳教授,研究方向:肿瘤中医药防治、常见病、亚健康中医调理。

中药行业兴起

清末民初时期是海门中药业的鼎盛时期,经营者大多是浙江宁波人。海门茅家镇有两家药栈:德泰和泰来,都是宁波人合股经营的。德泰药栈开张于清光绪初年,到民国时改组,改名为德泰洽记。经理叫郑魁芳,宁波人,资金雄厚,业务范围遍布海启通如泰各县,运河沿线常年雇有船只,专人接洽业务,送货上门。抗日战争时期连年亏损,药栈盘给汤志荣经营,改名为德泰新记。

泰来药栈开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是宁波人沈仁馨等合资经营的,沈仁馨等宁波人早先是药贩子,俗称做背包生意的,后来在茅家镇开药栈。这个药栈的经理叫吴永熙,也是宁波人,以海启一带为主要经营范围。

清代末年,海门地方的集镇一般都有药店,有些农村集镇还不止一爿店,其中不乏百年老字号。如茅家镇有万春堂、泰生堂、延德堂、同德生国药号、天生德国药号。常乐镇有延生堂、中和堂、同福堂。天补镇有大吉堂(王氏)、保生宝(冯),三厂镇有养益堂,麒麟镇有瑞和堂、三阳镇有种德堂,天补镇有保生堂,二匡镇介福堂、正心堂,长春镇天和堂、济平堂,天旺镇有同春堂……

不少药房还有自己的中成药,驰名片剂,拳头产品。比如三厂镇的养益堂,每年中药收获季节把鲜货收进,自行加工,精心储存,保持药材的色香味,到了第二年更换新货,保持药性。养益堂生产的香附片和制首乌片行销上海等地。茅家镇同德生煎制的鹿角、虎骨、驴皮大补胶,用的是真材实料,制作地道,远近闻名。天补堂泡制的喉风散等等。

药材精细管理

储藏中药材的储藏十分讲究,虫蛀霉变的药物是不准上柜的。药房规定每年清明和立夏之间,还有梅雨过后的大伏天,要把药材全部翻晒,有的药物还须用石灰吸潮。名贵的药品如枷南香、安南桂等要储存在特制的锡盒子里,下面放蜂蜜,以免油质挥发,致使香味持久。

配药中药房的接方配药十分仔细,大多每味用白洋纸分包,需要包煎的药用纱布包好,还附有小药筛,便于煎后过滤去滓。贵重药还附上说明书,让病家核对,大一点药房有专人负责校对,谨防差错。

权限过去中药房的管理权限十分明确,如果是合股经营的,经理有绝对权威,有财权,用人权、经营权,平时股东也无权干涉。比较大点的药房有头柜、二柜、三柜之分,尊卑有序,不得逾越。只有资历深、见识广、技术高的老药工才能当头柜先生。

理念过去药店为了做正牌子,做出名气,做大生意,必须以诚信为本,很少有出售伪劣药品、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情况。更何况配药治病,性命攸关,倒牌子的药店很难再树立。一旦欺骗行为被识破,再也无人理睬“黑店”。所以过去有些药店前的广告一语道出诚信经营的理念:地道药材,精制饮片,修合虽无人见,诚为自有天知”。

药工培养传承

中药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没有技术是无法从事中药业工作的。过去药房的工人大多从当学徒开始的。学徒进药房拜师学艺,礼节很重。先是点上香烛拜药王神像和店堂招牌,然后拜老师。学徒犯了大错,要在药王神像前罚跪忏悔。学徒期限三年,其间不准回家探亲。每天给老板、师傅拎茶壶倒夜壸点水烟壶,提水洗菜烧饭做杂务。到了晚上学正务,研药船、切药材、摊膏药、识药名、记药价。夜里睡在柜台看店,十分辛苦。三年满师后学得一身薄技,养家糊口。

民国年代海门中药业优秀药工不乏其人,其中倪筱山、李子英名声显赫。倪筱山是三和镇人,从小家道贫寒,到上海一家药店当学徒,师傅见他为人老实,做事细心,传授一手切药功夫。切药是中药业中的基本功,切药师傅在店堂里有头把刀、二把刀、三把刀之分。倪筱山切的药材片子薄而匀,传说他加工的附子片、半夏能飘飞上天。1935年,茅家镇天生德药店开张,聘请他为头把刀,名扬海门中药界。李子英是浙江宁波人,其父是泰来药栈的股东,他在二甲镇药房当学徒,满师后到金沙卫生药栈当职员。该药栈经理沈仁馨临终推荐李子云接替他的职位。他把金沙的卫生药栈经营得非常红火,因此名声大了起来。1945年,他兼任海门茅家镇泰来药栈的经理。他的三个弟弟也都在中药业谋生,技术都很出色,人称“李氏三杰”。

药材种植传统

清末民初,海门地方的中药材种植已经兴起,种植的品种有玉竹、贝母、白术、元胡、丹参、象贝、黄芪、益母草、瓜蒌等三十多种,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甚至还有专业村,这个村就是位于海门常乐镇的玉竹村,至今仍然沿用这个名字。发起种玉竹的是清末状元张謇。张謇十分重视我们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清末时期,他先扶助当地“田状元”刘旦诞(1825——1914),引种中药材,然后带领乡亲大家种植。1910年,南京举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览会——南洋劝业会上,刘旦诞带上玉竹、大红袍赤豆、白沙枇杷等作为优良农产品展出,玉竹和大红袍赤豆等获得大奖,从而激发了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那时候海门种植中药材面广量大,其中玉竹、贝母、白术、元胡、象贝等品种适宜海门地土,产量很高,输出外地。时至今日,种植中药材仍然是海门不少农户的传统产业。

中药材除了种植外,还有一道获得途径就是百姓收集,如鸡内金、龟甲、蟾酥等,一般药店都收购。为本文提供素材的有:朱鹤声、施懿德、施柳菁、施炳鑫、施甦生吴承艳、吴承玉、邱公量、盛妙珍、沙启明、刘祖兴、刘祖康、陈南棠、孙圣时、张祖心、徐钢、徐岳善、徐永时、陈一工、陈思维、袁蕴豪、黄晓飞、郁超、施佳良、丁丽华、陈石新、管超凡、管逾凡、陈树风(已故)等。

作者:周至硕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近现代海门中医药举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