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女孩》是一部虎头蛇尾的电影。
女孩的孤独描摹得很到位,但是男主角很不讨喜。剧中的一些说教成分,让人觉得这应该是给那些成长中的青少年看的,中年妇女表示不屑。
本来是很炫酷的超能力,结果被表现为了难以承受之孤独无趣。被无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实是致命的伤害——当然,到了某种阶段,也许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结尾很圆满。皆大欢喜。但却显得滥俗了。“爱可以拯救一切”——真是年轻的真理。
很喜欢这种天马行空的题材,可惜影片挖掘得不够深入。
《巴贝特之宴》,1987年的电影,前面部分有些平淡,后三分之一精彩,一如高低起伏的人生命运。喜欢这种带着古典气息的影片,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人间生活。深刻体会到外国人的宗教信仰对他们有多重要。关于美食,人生的选择,艺术家的追求,让人有很多的联想。
美食是有治愈的力量的,村民们有了舌尖的欢愉,即使嘴上不说,但是心情愉快了,一切日常生活中的的龃龉都和解了。
至于信仰,在那一刻可能也被暂时抛开了吧。
所以说,有些东西不是水火不相容的,相克者往往也相生。矛盾无处不在。
艺术家是不会贫穷的——无限钦佩这些真正的艺术家们,那种高雅,那种意志,即使在阴沟里也能沉住气心怀星空坚守追求。感动。
十几年的艰苦生活,并不能磨灭她强大内心里对美食的那份爱,这一餐,既是感恩,也是自我实现。即使没有中彩,没有机会施展,一辈子艰苦生活下去,老死在这个小渔村,她也还是当初那个大厨,不打一点折扣。这是对命运怎样的一种抗争啊!
想到沈从文的《生》,那个十年如一日把怀念儿子的木偶戏演下去的老父亲。
歌唱家垂垂老矣的时候说的一席话更是深得我心。人生如梦,功名利禄不过过眼云烟。
“你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什么叫做名誉,那是等待我们大家的坟墓……我将在伊甸园再次听到你的歌声,在那里你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这是上帝的心意。”
看了预告片就按捺不住要去电影院的冲动,兴冲冲去了,周二晚上包了个场,在《女人花》响起来的时候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电影不够深刻,只是把梅艳芳的短暂一生浮光掠影勾勒过去,主演太年轻,缺少一生浮沉的沧桑感。感动我的是当年的真实的影像片段,还有那个多灾多难的2003年。
十一月中旬气温又回升了,暖洋洋很舒适,每天走在上下班路上,从容而自在。就是觉得时间太快了,要想看的书啊,电影啊,太多太多。而除了这点爱好,要忙的日常琐碎,也太多,太多。
一般不看电视剧,这个月中下旬开始看《无穷之路》。大概是看了《梅艳芳》之后,特别想看纪录片吧。没让我失望。大凉山,西海固,……背景音乐很欢快,仿佛是随着主持人去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哦不,那些河山固然好,却真是太不适宜人居了。看这部十二集的纪录片电视剧,感觉心中一股激情,要为伟大祖国叫好,为中国人创造扶贫奇迹的精神叫好。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看到第十集丁真终于出现了,节奏变得更加带感。让人好想去理塘啊!
主持人相当亲切接地气。赞!
白先勇的散文集《树犹如此》,特别喜欢《第六只手指》。人世无常,至情至爱。看那个时代的作家讲述生活、谈论艺术,特别有感觉。
真没想到,梁实秋是这么幽默的一个人。看他写自己的朋友时还不觉得,看到他和老舍说相声以及自己演戏的那两篇,我要乐得笑出声儿了。看到写亡妻的部分,被那个时代的爱情深深感动了。相濡以沫,不离不弃,鹣鲽情深……用上一切美好的词都不为过。患难与共的时代背景更是给这样的深情提供了不一样的底色。
本文为海门公众号 绝对或者零 授权,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