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海门人博客,收集整理关于海门的文章,自己记录海门生活点滴!欢迎海门老乡来加微信号!加入我们的海门微信群!

常乐镇的老集镇有哪些?

海门 海门人 1401浏览

常乐镇:形成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受江海变迁之苦的移民,祈望子孙后代长安乐业,遂取名为长乐镇。咸丰三年(1853),清末状元张謇出生于此。光绪二十年(1894),张謇赴京应考,中甲午恩科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光绪二十九年(1903),建扶海宅(状元府)。1949年,长乐镇更名为常乐镇。1949年2月至2008年,该镇为常乐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二匡镇:位于今培才村。形成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原称长安镇,后因镇西侧新开二匡河,以河为名,改称二匡镇,是海门早期共产党活动地之一。2008年,有1个农贸市场、6个小超市、2个农资门市部、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山海镇:位于今常中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原是一个无名小镇。30年代初遭两次火灾后,取名“山海镇”,以示烧不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新四军、民兵游击队活动地之一。1958年,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长兴镇:位于青龙河上的长安桥头。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原称胡陆镇。清嘉庆年间(1796—1820),为祈求长久兴旺,更名长兴镇。1957—2000年,长兴镇为平山公社、乡行政机关驻地。2008年,有2条商业街。

常来镇:位于今常来村。形成于19世纪末期。50—60年代,是当地有名的交易场所。2008年,有1个综合市场和各类商铺30多个。

汇源镇:位于今文明村。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新四军、民兵游击队活动的根据地之一。50年代初,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转载请注明:海门人博客 » 常乐镇的老集镇有哪些?